蘭渝線至高點的最美“堅守人”

2020年11月25日15:55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人民網定西11月25日電(高翔)海拔2680米,且氣候多變,時有“積雪浮雲端”和“六月積雪寒”的奇景……這裡,就是蘭渝鐵路漳縣車站。

工區職工准備進入隧道進行重點檢查。(宋佳龍 攝)

漳縣車站、隸屬於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隴西車務段,是蘭渝鐵路全線所有車站中海拔最高的車站。由於自然環境差、氣候惡劣,確保這條大通道安全暢通、更好地服務當地老百姓,成了漳縣車站全體干部職工最大的責任。

“冬季降雪的時候,在寒風刺骨的道岔區段開展掃雪工作讓我們最‘頭疼’。”漳縣車站90后值班員莫燕文說,由於車站兩端都是隧道,站場就成了自然的風口,職工們即使穿著棉大衣掃雪,也無法抵擋刺骨的寒風。

“盡管車站日均旅客發送量不足500人,但看著鄉親們在家門口坐車,節省了經濟和時間成本,我們受的凍、吃的苦,都是值得的”。車站客運值班員劉娟說。

木寨嶺隧道(宋佳龍 攝)

緊鄰漳縣車站的是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隴南工務段漳縣橋路工區。20名平均年齡26歲的青年鐵路職工常年駐扎在這裡,守護著蘭渝鐵路首陽山隧道進口至西河大橋72.46公裡線路橋隧設備的安全穩定,區間包含10座隧道,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木寨嶺隧道。

據介紹,木寨嶺隧道是蘭渝鐵路上一座雙洞單線分離式特長隧道,位於漳縣大草灘鄉與岷縣梅川鎮之間,被稱為中國全國鐵路高風險隧道之最,是蘭渝線全線地質條件最差的隧道。

工區職工正在進行日常作業。(高翔 攝)

“冬季氣溫經常在零下20度左右,我們每次都要步行6公裡以上,對隧道內滲漏水、裂紋、消防設備、排水設施等進行重點檢查。”工區班長石小剛介紹,漳縣橋路工區管轄區段地質復雜,鐵路沿線以山居多,發生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的可能性較大。每次接到暴雨預警,工區職工都會24小時待命,並且第一時間去重點防洪點進行看守。在簡易的看守房裡,看守人員隻能吃泡面,並且每隔2小時要對線路周邊的山體、抗滑結構、線路狀況及周邊環境進行一遍巡查。有時候在看守點一待就是好幾天,大家就像“雨中哨兵”一樣守護著鐵路安全。

工區職工正在進行日常作業。(高翔 攝)

冬天,道岔應急除雪和隧道打冰也是工區職工們的“家常便飯”,他們要在3小時的天窗作業時間內,一邊進行除冰,一邊將清理的冰渣利用人工和小推車運到安全地點,一天下來,雖然汗水濕透了衣服,但沒有一個人喊累。

敢於吃苦、堅守奉獻,憑著這股子勁兒,這群90后青年扎根蘭渝線,確保了橋隧設備的穩定,讓出行旅客和運輸貨物在蘭渝鐵路上安全馳騁。

(責編:焦隆、邵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