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院士專家工作站助力農產品提質增效

2020年11月25日19:40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中國工程院院士龐國芳(中)指導檢測工作。 (蘭州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供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龐國芳(中)指導檢測工作。 (蘭州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供圖)

人民網蘭州11月25日電(黃帆)11月24日,蘭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所正式更名蘭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為該院賦予了更多的科研職能,其中該院與龐國芳院士合作建立的院士專家工作站可謂密切相關。

龐國芳院士與西北的“結緣”還要從上個世紀90年代說起,當時龐國芳院士帶領一個團隊來西北考察,重點是農產品標准制定,也是通過這次調研他們發現由於蜂蜜沒有統一的質量標准,遭遇出口難題。回去后,他們就根據調研實際和大量資料制定了蜂蜜產品的相關標准,解決了蜂蜜出口的難題。為促進檢驗檢測技術和科研創新發展,蘭州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與龐國芳院士合作,於2019年8月建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作為食品檢驗及農藥殘留檢測方向的翹楚、權威,我國食品檢測方面的唯一院士,龐國芳院士來到西部蘭州,除了胸懷祖國、情系西部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也看中了蘭州適合科學研究的條件。

蘭州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院長邱國玉說:“是三個原因決定了龐國芳院士在我們單位設立院士專家工作站,一是硬件設施好,研究院先后配備了各類儀器設備920余台。二是檢測能力強大,今年3月取得了輻照食品檢驗檢測能力,並新增化妝品、飲用水、食品等方面929個參數檢驗檢測能力,每年的食品藥品檢驗能力達到3萬批次以上,目前已累計取得11031個產品和參數的檢驗檢測能力。三是研究人員素質高,有活力和激情的年輕研究團隊也被龐國芳院士所看重。”

如何讓工作站更好地服務蘭州、服務甘肅,龐國芳院士團隊瞄准的是高原夏菜和中草藥。龐國芳表示,甘肅是高原夏菜和中藥材重要產區,要擴大出口范圍,還需要溯源到底,加強基層農藥殘留檢測能力,在監管的同時提高產品質量,重點解決重金屬超標、農藥殘留等問題。

高通量非靶向篩查技術和三元融合信息技術是龐國芳院士團隊多年積累的研發成果。龐國芳說,高通量非靶向篩查技術實現了農藥殘留檢測的高速度、高通量篩查,在非靶向高通量篩查技術的基礎上,三元融合信息技術實現將分析檢測技術與數據信息技術及地理信息技術的跨學科有效結合,實現在電子地圖上掌握農藥殘留信息可視化追溯,探索了農藥殘留檢測大數據應用的新模式。

依靠龐國芳院士的農藥殘留高通量非靶向檢測技術,甘肅省對高原夏菜及中藥材中的農藥殘留情況進行了篩查,解決了制約甘肅省農產品出口的瓶頸問題。目前,已階段性完成664批次蘭州市市售水果蔬菜農藥殘留報告,並報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主管部門,為政府決策及指導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每一項檢驗標准都承載著歷史與未來,每一位檢驗人員都要以嚴謹的態度面對每一項標准,去做未來的有功之臣。我們需要做出更好的檢驗檢測標准,經得住歷史的檢驗,促進產業的發展。”龐國芳院士說。

(責編:焦隆、邵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