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縣:“頭雁”引領奔富路

——崇信縣推行村干部專職化管理見聞

薛 硯

2021年01月15日10:45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頭雁”引領奔富路

冬日的崇信縣,冰雪裝點下的村庄屋舍儼然,安詳靜逸。

“村子變美,農民的日子越過越好,全靠村裡有個能干的好支書。”崇信縣木林鄉桃花嶺村村民梁喜存深有感觸地說。

致富有人領路,群眾就不會多走彎路。近年來,崇信縣以融合推進黨支部建設標准化和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為抓手,以“四抓兩整治”為重點,探索推行工作落實系統化、日常管理規范化、能力素質專業化、身份崗位職業化“四化”機制,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強、善領路、能力好的村級干部隊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優化村干部結構

29歲的楊竣涵通過考聘擔任木林鄉桃花嶺村專職化黨組織書記已有10個月了。“處理群眾土地糾紛、確定公益性崗位人員……件件看似小事,件件關乎群眾利益,一點都不能馬虎。”談起工作,楊竣涵如數家珍。

“剛開始,處處碰壁,自己很委屈。”楊竣涵說,2020年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桃花嶺村有19戶危房需要拆除,群眾意見大,難推進。

“學會和群眾打交道,隻有靠實干篤行才能夠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楊竣涵常常進戶拉家常、講政策、干農活,時間久了,和群眾拉近了關系,找到了做好群眾工作的“金鑰匙”,大家的觀念轉變了,危房拆除進展很順利。

支部強不強,要看領頭羊。黃寨鎮甘庄村選任了頭腦靈活、年輕能干的侯卓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帶領群眾將100余孔舊窯洞改造成新牛舍,謀劃建成集紅色文化傳承、農耕農事體驗、休閑觀光於一體的農文旅綜合體,帶動全村群眾飼養紅牛550頭,73名貧困戶依靠養殖紅牛脫貧致富,為群眾脫貧致富探索出了新路子。

“推行村干部專職化管理后,村干部平均年齡比以前下降了8.5歲,大專及以上學歷達到135人,比以前增加了63.6%,產業帶頭人、致富帶頭人和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佔68.8%。”崇信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李紅軍介紹說,縣裡採取公開考聘一批、本土選拔一批、擇優留任一批等“七個一批”措施,通過推行問題村全員調整、一般村重點優化、先進村培訓提升“三種模式”,先后調整村干部214名,考聘村支書、文書95名,全縣52個村實行村干部專職化管理,村干部隊伍結構更加優化。

人心思進干勁足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2020年6月,新窯鎮宰相村專職化黨組織書記趙孝魁被群眾推選為村委會主任,在一雙雙期許的眼神中,趙孝魁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控疫情、抓脫貧、防大汛、治環境、育產業,一場場輸不起的“硬仗”中,趙孝魁總是走在最前列,在火熱的實踐中歷練成長,汲取前行的力量。“群眾把我當親人,我要傾盡所有為他們‘拼’出好日子。”趙孝魁說道。

“新官不能不理舊事。”李亨擔任薛家灣村黨組織書記后,就著手解決村裡的遺留問題,拖欠2年的原磚廠租地款得以兌現,保障高速公路建設的便道租金近20萬元全部付清,1戶五保戶被妥善安置到敬老院……一件件“難纏事”“難心事”得到解決,老百姓看在眼裡、樂在心頭。

“村‘兩委’在群眾中樹立了威信,說話有人聽,干事有人跟,工作局面就打開了。”李亨說道,當下雖然進入冬季,但村裡沒幾個“閑人”,群眾都忙著養牛種菜,全村60戶貧困戶均加入了種養合作社,目前全部實現了穩定脫貧。

58歲的黃寨鎮水泉窪村村民梁有仁逢人就夸村裡的干部好,坐班值班、出村報告、為民服務全程代辦等一系列村干部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實,架起了黨心連民心的“服務橋”,群眾小事不出門,大事不出村,村裡矛盾變少了,干事心齊了。

在村干部薪酬保障方面,崇信縣推行“基礎薪酬+績效薪酬”結構工資制,為專職化村干部吃上了“定心丸”。“以前收入不高,守在村裡又不能出去打工掙錢,不能養家糊口。現在收入增加了,沒有了后顧之憂,咱也能專心干事了。”錦屏鎮馬溝村黨支部書記保勝利說。

據了解,推行專職化的村黨支部書記年報酬最高能拿到4.5萬元,年度考核為優秀等次的村干部,還享受對應崗位每季度基礎薪酬總額30%的浮動獎勵,村干部養老保險繳存標准由1000元提高到現在的2000元,每年為現任村干部辦理不低於100元的人身意外保險,村干部干有奔頭、干有盼頭,激發了干事創業熱情。

群雁奮飛頭雁領

當初木林鄉發展果產業時,村民認為種蘋果不能當飯吃,騰出良田不種糧的日子心裡不踏實。面對這種窘境,崖窯村黨支部書記王志峰帶領村“兩委”干部頂風冒雨進戶做工作。為了做好果園整體建設規劃,他經常奔忙到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家,把全村的山溝梁峁都跑了個遍。

黨員王五林是崖窯村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發展蘋果產業的農戶。“網上一斤蘋果能賣到7元到8元。”2020年,王五林利用電商平台銷售蘋果,還幫助鄉親們在網上代賣。

“真金白銀到手,大家都很高興,發家致富的勁頭更足了。”王五林說道,目前他經營的果園面積由最初的3畝擴至17畝。在他的示范引領下,群眾看到了發展果產業的好“錢”景,全村有70多戶群眾以果為業,崖窯村蘋果園面積擴大到1540畝。

柏樹鎮吳家灣村專職化黨支部書記朱鵬偉幫助群眾新修擴建牛棚9座、動員養殖戶種植飼草玉米600余畝,帶動全村20戶貧困戶靠養牛實現了脫貧致富。錦屏鎮於家灣村黨員劉永軍帶領群眾種植大棚蔬菜增收致富,使於家灣成為遠近聞名的蔬菜專業村。黃花鄉涼水泉村黨支部書記袁佔梅帶頭建辦肉牛養殖場引領全村發展產業……

一個個先進典型樹立了標杆,匯聚起攻堅筑夢的強大力量。如今,崇信縣牛飼養量達到11.5萬頭,果園面積達到7.2萬畝,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5萬畝以上,夯實了富民產業基礎。

(責編:陳誠、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