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一笑,十年少 愁一愁,白了頭

王紅蕊

2021年01月15日09: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笑一笑,十年少 愁一愁,白了頭(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呂氏春秋》說:“年壽得長者,非短而緩之也,畢其數也。畢數在乎去害。何謂去害?……大喜、大恐、大憂、大怒、大衰,五者損神則生害矣”。此指長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劇烈的精神創傷,超過人體生理活動所能調節的范圍,就會引起體內陰陽氣血失調,臟腑經絡的功能紊亂,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加速衰老。

  感情的表露乃人之常情,是本能的表現,而且各種情志活動都有抒發感情、協調生理活動的作用。憤怒、悲傷、憂思、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壓抑在心中而不能充分疏泄,便對健康有害,甚至會引起疾病。若能恰當而有目的、合理地使用感情,則有益於健康。

  如果情志波動過於持久,過於劇烈,超越了常度,則將引起機體多種功能紊亂而導致疾病。因此情感對人體的損益效果,不單取決於情志本身,還同時取決於人們對感情的態度和使用感情的方式。

  情志致病還與其刺激的程度強弱有關。根據情志刺激的程度,可分為暴發性刺激和漸進性刺激兩大類。暴發性刺激,多指突如其來的情志刺激,如意料之外的巨大打擊、重大收獲、巨大的事變或災難、難以忍受的傷痛等。這些突發性的、強烈的刺激,使人氣血逆亂,導致暴病、急病的發生。

  《淮南子·精神訓》說:“人大怒破陰,大喜墜陽,大憂內崩,大怖生狂。”因暴發性刺激致病,多發病急、病情重甚或夭亡。七情之中,喜、怒、驚、恐以刺激量過大、過猛為致病條件。臨床所見因情志劇變導致的心陽暴脫而卒死,肝陽化風而卒中,以及暴聾、暴盲、發狂等情況,大多與喜怒驚恐有關。

  漸進性刺激,多指某些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未獲得解決或實現,而在這一段時間內保持著持續性的異常精神狀態,如精神緊張、思慮憂愁、悲傷不已等。這類精神刺激傷人精氣,引起氣機失調,導致疾病。

  《素問·湯液醪醴論》說:“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神馳壞,榮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憂、思、悲的情志刺激以刺激時間長為致病條件,持續不良的心境,積久而成疾。因此,要根據不同情志的致病特點,自覺地採取相應的方法進行調節。

  性格開朗、精神樂觀是健身的要素、長壽的法寶。性格開朗是胸懷寬廣、氣量豁達所反映出來的一種心理狀態。性格雖然與人的基因和遺傳因素直接相關,但隨著環境和時間的變化,是可以改變的。情緒樂觀既是人體生理功能的需要,也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孔子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可見,樂觀的情緒是調養精神,舒暢情志,防衰抗老的最好的精神營養。精神樂觀可使營衛流通,氣血和暢,生機旺盛,從而身心健康。正如《素問·舉痛論》雲:“喜則氣和志達,營衛調利。”

  (作者系北京朝陽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責編:焦隆、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