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回暖,春意漸濃。隴原大地處處煥發著生機與活力,“鐵牛”來回馳騁,農民穿梭忙碌,努力為全年的好收成打牢基礎。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
乘勢而上,接續奮斗!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產業扶貧向產業振興歷史性轉變,今年,甘肅省決定大力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以下簡稱“三年倍增行動”)。
“今年是三年倍增行動實施的第一年,甘肅省將緊緊抓住當前春季農業生產關鍵期,推動力量向產業體系構建聚集、項目向優勢產業培育聚攏、資金向現代產業發展聚合,引領全省掀起三年倍增行動抓落實的熱潮!”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旺澤說道。
特色突圍 效益倍增
4月9日至11日,全省現代絲路寒旱農業三年倍增計劃中藥材抓點示范行動現場推進會在隴西縣召開,總結以中藥材為代表的優勢特色產業在抓點示范建設及全產業鏈發展中的經驗做法,正式吹響了三年倍增行動的號角。
甘肅省具有干旱高寒、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特點,有著大量適宜寒旱氣候條件的特色優勢品種,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此次三年倍增行動的目標是:全省重點優勢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產值由3239.6億元增長到5452億元,增長68.3%。
對於自然條件相對惡劣、產業基礎薄弱的甘肅來說,在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推動產業提質增效、效益倍增,絕非易事。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過去3年,甘肅省在拉開架勢構建產業扶貧體系的過程中,高處“謀局”,細處“落子”,加快推動“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促進優勢特色產業向適宜區集中,創建一批省級綠色標准化生產基地,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
“這幾年我按照合作社指導種藥材,精心管護,成本降低了,種了就有企業收購,每畝地的毛收入由原來的2000元增加到了5000元,翻了一倍多。”宕昌縣理川鎮扎竜村村民蔡國慶喜在心頭。
宕昌縣自2019年創建拉路梁中藥材綠色標准化生產基地以來,規模持續擴大,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據測算,該基地每畝中藥材種植成本降低1000元左右,藥農收入穩步提高。
成本降低,效益翻番,但綠色才是現代農業最鮮明的底色。
近年來,甘肅省堅持走生態循環發展路子,夯實“甘味”農產品綠色有機底色,大力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水肥一體化、農藥減量增效等措施,開展農作物重點病虫害綠色防控和專業化統防,農藥化肥減量化取得明顯成效,農藥和化肥利用率達到40%。
“以中藥材產業為例,近年來多個藥材重點種植區存在品種老化、土壤退化的問題,我們大力推廣標准化施肥、連作障礙治理、良種繁育良法栽培、水肥一體化等綠色生態主推技術模式,有效推動中藥材產業高質高效發展。”省耕地質量建設保護總站站長崔增團介紹說。
強“芯”健體 創新“智”造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種子是農作物生命的開端,是農業發展的“芯片”。
甘肅省是全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重要的脫毒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和瓜菜花卉制種基地,不僅如此,在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上也取得顯著成效。
近日,記者走進岷縣寺溝鎮立珠村的當歸研究院藥圃園,岷歸、隴芪、渭黨、羌活等近百種道地藥材被栽植在佔地70畝的種植試驗研究區,開展不同條件的熟地育苗試驗。園內佔地690畝的野生中藥材引種馴化保護區正展開人工繁育及綜合研究,為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及可持續開發利用提供關鍵數據。
強“芯”健體,打出一場漂亮的種業翻身仗!
據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未來三年,甘肅省將加快推動農作物種子庫、資源圃建設,形成種質資源保存與利用體系。在省農科院建設保存能力達到30萬份以上的西北農作物種質資源保存與創新利用中心﹔在敦煌種業改擴建設玉米種質資源庫,保存能力達到10萬份以上﹔在隴西縣擴建甘肅省中草藥種質資源中期庫,保存能力達到6萬份以上。
點亮“芯片”,也要加足“馬力”。
翻耕、起壟、栽種、覆膜“一氣呵成”,如今在田間地頭,覆膜機、播種機、植保無人機、殘膜撿拾機等省時、省力、多功能的“鐵牛”已成為農業生產的絕對主角。
地理地形復雜、產業種類和栽種模式多樣,曾經很長一段時期,甘肅省農業生產面臨著“無機可用”“無好機用”的困境。
近年來,甘肅省圍繞六大特色產業和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發展需求,“創”字當頭,“智”字為魂,展開特色產業配套農機裝備研發攻關和示范推廣,建立了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發展機械化試驗示范點25個,2020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了61%以上,農機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新技術、新機具廣泛應用。
“有了這台機器,栽種當歸苗不容易倒翻了。”坐在電動秧苗移栽機上,岷縣茶埠鎮尹家村村民趙雲霞感慨地說道。
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張恩貴告訴記者,針對當歸種苗大小不一、頭重腳輕、機械移栽容易出現種苗倒置的情況,該站通過與有關產學研部門聯合攻關,研發出當歸種苗卷條機械移栽技術。
“我們在當歸種苗周圍包裹一層填充材料,使當歸種苗呈條狀,加入生物菌劑直接帶肥,大小均衡,移栽更加便利。”張恩貴說道。
近年來,甘肅省組織農機企業聯合研發特色產業農業機具,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成果。試驗推廣了黨參黃芪黃芩鋪膜覆土露頭栽培聯合作業機、果園多功能升降採收平台、工廠化育苗自動噴淋系統等先進配套機具﹔研發出我國首台藜麥聯合收獲機,以及首次引進山地軌道運輸車在隴南山區油橄欖生產基地安裝使用,農事生產從傳統“二牛抬杠”“人扛馬馱”升級到機械化、智能化作業。
延鏈補鏈 集聚發展
“當前,甘肅省農業產業鏈條短、競爭力不強的現狀仍未從根本上改變,特別是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銜接不緊密,一二三產融合深度不夠,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的轉型升級。推進三年倍增行動,要在‘延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推進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高端,形成閉環產業鏈條,貫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促進全產業鏈開發,實現集群化發展,才能使產業集聚區在全國的競爭中取得優勢。”李旺澤表示。
當前,甘肅省已經成功創建4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位於臨洮河谷的臨洮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0個千畝以上蔬菜標准園林立,4.7萬畝高原夏菜集中生產片帶次第展開,已形成種苗繁育、標准化種植、分級分選、清洗包裝、冷鏈物流、精深加工、電子商務的全產業鏈條集群式發展格局。
安定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以馬鈴薯為主導產業,建立了“原原種-原種-一級種”梯次擴繁的馬鈴薯種薯繁育體系,產業發展居全國領先水平。
肅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蔬菜、花卉種子出口量佔到全國蔬菜、花卉種子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成為全國最大的對外貿易制種基地和國家重要的良種繁育基地。
寧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成以高定位、高科技、高效益、苗木良種化、栽培矮密化、生產機械化、水肥一體化、產品標准化等“三高五化”為特點的全國最大矮化自根砧蘋果基地11萬畝。
不僅如此,全省目前共新引進培育龍頭企業228家,總數達到3127家,帶動1.4萬個合作社從生產到加工再到銷售全過程、全鏈條深度參與,總產值超過了千億元,涌現出了中盛農牧、藍天集團、德青源、海升、聖農、新希望、牧原等一大批省內外大型龍頭企業,全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55%。
按照計劃,“十四五”期間,甘肅省還將建設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區100個以上,打造10個百億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加快培育一批500億元級以上的產業,帶動形成中藥材、蔬菜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構建以國家級為龍頭、省級為骨干、市縣級為基礎的產業園區體系,實現縣(市、區)國家或省級產業園區全覆蓋。
伴隨著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全面推進,一幅農業生產綠色高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群眾增收致富的秀美畫卷正在隴原大地徐徐展開……
推進智慧化管控系統 蘭州市500余家“網約房”納入治安管理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近年來,網上提供房源、網上簽訂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網約房”日益增多。據蘭州市公安部門統計,目前蘭州市共登記“網約房”500余家…【詳細】
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首映 人民網蘭州8月10日電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舉行首映禮。該片由甘南州委宣傳部出品,前后拍攝制作歷時四個多月。 “甘南這塊美麗的土…【詳細】
蘭州新區開出首張《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 助力企業“走出去”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日前,蘭州新區稅務局為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的蘭州大宏工程設備有限公司開具了《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據悉,這是蘭州新區開出的第一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