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城關區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提升主城區形象改善人居環境

讓群眾獲得“看得見”的實惠

楊晟途

2021年05月10日15:50  來源:蘭州日報
 
原標題:讓群眾獲得“看得見”的實惠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蘭州市城關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把辦實事作為學黨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廣泛開展辦實事文明實踐活動,將學習黨史的熱情持續轉化為聯系、服務群眾和為民辦實事好事的動力,把著力點放在事關群眾生活的細節上,千方百計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讓他們獲得“看得見”的實惠,讓“文明城關”成色更足。

創新服務,讓實踐更有深度

隨著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推進,白銀路街道文明實踐所結合區委凝心聚力工程,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核心,創新開展“紅色包裹寄給你,黨史書籍送到家”學習教育,比如徐家巷社區將裝有《中國共產黨簡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黨史學習資料的“紅色包裹”郵寄給在外地的黨員,做到“離鄉離土不離黨,學習工作兩不誤”。酒泉路街道文明實踐所開拓思路,打造了家門口、街巷口的“黨建驛站”,不僅提供黨務政務、志願服務多項內容,而且以“看、聽、寫、議”為思路,通過廣播和視頻、黨員書吧、留言板、意見箱等方式,開通“酒小宣帶您學黨史”、“酒小宣幫您解擔憂”、“酒小宣為您做服務”多個項目,讓更多的服務資源傳輸到“家門口”,讓群眾的“急難愁需盼”得到回應,實現黨史學習零距離、嵌入式和接地氣,為群眾辦好實事。

對照需求,辦好實事暖人心

山字石社區文明實踐站在辦實事實踐中,通過走訪入戶建檔快遞“微服務”、 慰問訪談梳理需求形成“微心願”、整合資源鼓勵結對實現“微心願”等方式,打通快遞“微服務”,助力實現“微心願”。根據“微心願”清單,逐一對照,聯系轄區共建單位,鼓勵與老人結對幫扶、定點服務,精准解決轄區內老年人的實際需求,激發社區多元主體攜手增進民生福祉的熱情與活力。砂坪村社區文明實踐站扎實開展“黨員帶頭在行動,愛心捐款暖人心”活動,社區在走訪中得知居民薛宗奇身患重病后,遂號召轄區單位和黨員開展愛心募捐活動,幫薛宗奇籌措治療費用,100元、200元、500元……源源不斷的愛心捐款承載了他們對薛宗奇美好祝願,也充分發揮了“共駐共建、聚指成拳”的凝聚作用。這一幕幕暖心的畫面,匯聚成了澎湃的暖流。短短幾天時間,籌集募捐善款2.5萬余元,第一時間解決了薛宗奇的實際困難。

多措並舉,提升主城區形象

為著力解決居民群眾反映的城市和人居環境問題,打造規范有序的經營環境和干淨整潔的生活環境,全面提升主城區城市形象和品位,城市管理局對街區綠化帶樹木身纏“蜘蛛網”進行“鬆綁解縛”,對綠化帶和行道樹、電線杆上捆綁鋼絲繩、懸挂標牌等進行全面清除。雁園街道文明實踐所針對背街小巷、老舊樓院、城中村、城鄉結合部、農貿市場、小餐飲店等環境問題,開展“城鄉環境齊整治、垃圾分類新時尚、綠色環保我先行”主題宣傳活動。嘉峪關路街道組織志願者對沿街商鋪進行整治,積極發動商鋪對門頭牌匾、玻璃門窗、立面等進行全面清洗,對不規范和破損的門頭、一店多牌進行整治拆除﹔對沿街門店設置的售賣標語、櫥窗上的小廣告、破舊條幅對聯進行清理,做到無亂張貼亂吊挂,提升街道市容面貌。

今后該區將依托文明實踐陣地,聚焦群眾需求辦實事解難題,推動新時代志願服務高質量發展。

(責編:陳誠、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