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州城關區閔家橋269號,有處“知名”的老樓院,不僅臨近城區主干道民主西路,且距離學校和菜市場僅幾百米,就是這樣一處位置極佳的院落,卻被居民們稱作“72家房客”。該樓院建成於上世紀80年代,距今30多年,七層筒子樓,共有72間房,住著91戶人。上下水不通,且沒有大門,旱廁臭氣熏天,沒有院落照明,牆體破舊脫落等一系列問題,讓該樓院成了“三不管”院落。今年3月,五泉街道祿家巷社區將“72家房客”納入老舊樓院改造范圍,並在當月啟動改造,預計今年8月完工,屆時“72家房客”將變身“祥和佳苑”。
施工方開足馬力改造
預計8月竣工
當日下午,記者走進閔家橋269號院內,老式的筒子樓便呈現在眼前,幾名工人忙碌著,有的加裝保溫層,有的改建小庫房,有的鏟除建筑垃圾。
“今年3月施工方進場,利用近1個月的時間,更換維修了小院上下水總管道,以后院子裡再不會污水橫流了。”五泉街道祿家巷社區民選副主任胡瑞蘭告訴記者,閔家橋269號老舊樓院改造的第一步就是改善上下水環境。同時經過和住戶協商,拆除了院落大門處的一處旱廁,改為公共庫房,並商量設計了樓院大門,積極配合拆除陽台外護欄,加裝了保溫層。
施工方負責人趙建軍說,為了保障住戶的安全,工人們將對整樓的護欄加高30厘米,對樓體全面粉刷,在院子裡安裝照明設施,整個工程預計今年8月竣工,屆時可改善住戶們居住環境。
“改造好了,我們要搞個剪彩儀式”
“感謝街道社區的領導,我們連一分錢都沒花,就對這麼差的小區進行改造。這麼說吧,社區為我們把心操到家了。你知道嗎,我們這裡以前就是‘72家房客’,可能是全市最差的小區,現在即將舊貌變新顏了,我們就起了個新名‘祥和佳苑’。”記者在採訪過程中,遇到了外出買東西回家的馬師傅,他說自己已經在這裡住了20多年,提起此次小區改造,老人家仿佛打開了話匣子,對改造后的小院也特別期待。同時他還告訴記者:“小區改造完成后,我們要搞個剪彩儀式,你們都要來啊!”
胡瑞蘭告訴記者,馬師傅是這個小院的熱心住戶,這次改造沒少出力,並對社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於居民們提出的要求,我們社區和施工方會盡最大努力滿足,為的就是讓大家有一個好的居住環境。”而就讀於五泉小學的一諾告訴記者,他在這個小院裡已經住了多半年,說起小院的改造他最關心的就是大門了。他說:“以前這個小院沒有大門,經常有些外來人員亂入,很不安全。此次改造,安裝大門后就好多了。”
推進智慧化管控系統 蘭州市500余家“網約房”納入治安管理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近年來,網上提供房源、網上簽訂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網約房”日益增多。據蘭州市公安部門統計,目前蘭州市共登記“網約房”500余家…【詳細】
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首映 人民網蘭州8月10日電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舉行首映禮。該片由甘南州委宣傳部出品,前后拍攝制作歷時四個多月。 “甘南這塊美麗的土…【詳細】
蘭州新區開出首張《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 助力企業“走出去”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日前,蘭州新區稅務局為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的蘭州大宏工程設備有限公司開具了《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據悉,這是蘭州新區開出的第一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