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注重源頭治理 建強基層堡壘 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2021年05月13日19:32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人民網蘭州5月13日電 (高翔)“政治上不合格、道德上有污點的人,工作能力再強也不能任用。”甘肅省委組織部有關處室負責同志介紹說。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甘肅省委組織部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的治本之策、關鍵之舉,通過創新舉措提升組織能力、嚴審清理不符合條件“兩委”成員、認真核查處理問題線索、建立掃黑除惡長效機制等措施,筑起了防范黑惡勢力干擾滲透、滋生蔓延的戰斗堡壘,營造了風清氣正、和諧清朗的政治環境。

甘肅省委組織部指導14個市州、86個縣(市、區)全部建立村(社區)“兩委”成員縣級聯審機制,多輪次對13.87萬名村(社區)“兩委”成員任職資格進行了審查,對所有存在涉刑、涉黑、涉惡、涉霸、涉黃、涉賭、涉毒等問題的不符合條件人員堅決進行清理。2020年10月份以來,結合新一輪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制定不能進入“兩委”班子10個方面的負面清單,督促縣級黨委組織部門嚴格按照負面清單開展資格聯審,對換屆人選逐人逐項“過篩子”,甘肅省先后取消3247名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的提名資格,堅決把政治上不合格、道德上有污點以及存在明顯“硬傷”的人擋在“兩委”班子之外,切實杜絕黑惡勢力染指滲透基層政權。

據了解,甘肅各級組織部門對涉及農村黨員干部的709條問題線索全部核查了結,排查出300多名有問題的村(社區)“兩委”成員、100多名農村黨員,對其中134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65人予以調整撤換、100人移交司法機關。通過線索核查,有效懲治了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問題。

甘肅省委組織部著眼堵塞村(社區)干部和黨員監督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緊扣長效常治目標,強化源頭治理和末端處置措施,認真總結村(社區)“兩委”成員任職資格聯審、涉黑涉惡問題專項整治等方面的工作經驗,研究制定了甘肅省村級干部管理辦法、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辦法、專職化村黨組織書記管理辦法、黨委(黨組)書記和班子成員聯系黨支部、涉黑涉惡問題專項整治、黨員違紀違法信息通報處理實施細則等一系列制度文件,為組織部門鞏固深化專項斗爭成果、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提供了制度保障。

針對一些村黨組織書記沒有合適人選的問題,甘肅省委組織部公開選聘4041名專職化村黨組織書記,佔全省村黨組織書記的四分之一。同時,認真組織開展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大力改善“兩委”班子結構,通過換屆甘肅省村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降至38.4歲,比換屆前降低8.4歲﹔高中及以上學歷人數佔98.2%,比換屆前提高29.2%﹔大專以上學歷佔65.1%,比換屆前提高29.9%。目前,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比例達91.2%。

據甘肅省委組織部有關處室負責同志介紹,在基層基礎保障方面,甘肅省連續兩年提高村級組織運轉保障標准,目前村干部基本報酬已提高至3萬元/年,“一肩挑”村黨組織書記的基本報酬達到4.5萬元/年,與縣城一般干部收入基本持平﹔村級辦公經費提高到5萬元/年。2018年以來,甘肅省委組織部整合資金16.55億元,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1648個,目前甘肅省集體經濟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佔42.9%。

(責編:周婉婷、王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