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職業教育 助力經濟轉型

本報記者 花 放 劉玲玲 張 悅 龔 鳴

2021年05月14日14: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推進職業教育 助力經濟轉型(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職業教育是各國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就業創業創新、推動制造服務水平提升的有效方式。打造具有本國特色、符合發展需求的職業教育體系,可為產業發展和經濟轉型輸送源源不斷的動力。

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趨勢,一些國家根據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積極調整職業教育的內容和要求,為本國制造業優勢領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養和儲備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雙元模式 創造多贏

德國聯邦職業教育研究所日前宣布,從今年8月1日起,將調整電氣相關領域的職業教育內容和考試要求,如增設“信息電子技術工人”門類,要求掌握設備、信息以及辦公系統技術和電信技術在內的技能,更好地匹配行業對人才的需求。

德國聯邦職業教育研究所所長埃瑟爾表示,電氣工程、信息工程和電機制造業等領域的數字化程度不斷加深,對從業人員的職業培訓要求越來越高。職業教育內容的修改釋放了明確信號,將幫助電氣領域的工人在數字化和“工業4.0”浪潮中找到工作崗位,進一步緩解相關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短缺的難題。

數據顯示,進入普通高校並不是德國許多中學畢業生的首選,每年大約有六成以上的中學畢業生選擇進入職業學校。德國聯邦教研部及其下屬的德國聯邦職業教育研究所,聯合包括多家行業組織與工會在內的機構,根據勞動方式的變化和不同階段對職業人才的要求,不斷調整職業教育專業設置,修訂職業教育教學標准,適應經濟發展需要。

德國職業教育以“雙元制”為核心,學校為“一元”,企業為“另一元”,通過校企合作,以學徒制方式共同培養職業技術人才。職業學校負責傳授理論基礎知識,學生通過企業實習獲得實踐操作機會。從西門子、戴姆勒等大型企業到隻有數名雇員的小微企業,均積極參與職業教育。在為期兩年至3年半的學習中,學生每周有3天至4天時間在企業實習。

德國職業教育所需資金的1/3由政府承擔,其余由企業負責。實習期間,學生可以根據工作量獲得一定工資,並享受稅收減免。

“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實現了學生、企業和社會等方面的多贏。數據顯示,每年約七成職業學校學生一畢業即被實習企業留用。經過企業的繼續培訓后,畢業生可很快成長為契合需求的專業技術人員。

德國斯塔蒂斯塔調查公司數據顯示,過去10年,德國15歲至25歲年齡段群體的失業率始終維持在7%以內,2020年為5.6%,在歐盟國家中表現突出。德國聯邦教研部長安雅·卡利切克說:“德國青年失業率之所以低,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完善的高中階段‘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

終身教育 多方發力

從法國境內日夜奔馳的“子彈頭”,到行駛於法國和比利時、荷蘭之間的“大力士”,再到法英之間穿梭的“歐洲之星”,高速列車是法國制造業實力的象征。在軌道交通領域,法國在信號系統、弓網系統、牽引技術等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擁有一大批專業過硬的技能型人才。這一切都離不開法國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和支持。

職業教育被納入法國國民教育及終身教育體系,包括初等職業教育、職業再教育,並配有學徒制。一套全面的國家職業資格認証體系保証了技能人才的水平和質量。

在初中畢業學年,法國學生將填寫升學意向調查,如有意進入職業高中或成為學徒,可在老師的指導下提前規劃。職業高中畢業后,學生可直接就業或進入高等院校深造,為獲得工程師等高級職稱打下基礎。在學徒制模式下,學生與企業簽訂學徒合同,以半工半讀或實習的方式進入企業工作,政府、學校、社會和市場形成合力,打造出高效的定向培養方式。“職業再教育”是法國《勞動法》規定的強制義務,政府可為企業和參與培訓者提供資金支持。

多年來,法國政府不斷探索職業教育形式,尤其是在職業高中、技術型大學、學徒培訓中心、繼續教育中心等設立高級技術員培訓班,覆蓋制造業和服務業的150多個專業,專業針對性強且實踐課比重大。學生畢業成績合格后,可獲得具有高等教育証書同等效力的高級技術員証書。

2015年,法國政府推出“新工業法國Ⅱ”戰略,推動工業生產向數字制造、智能制造轉變,職業教育方向也隨之調整。如高級技術員培訓班增加了網絡通信技術與服務、數字信息處理、材料工程等新專業,以適應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發展,為法國“未來工業”提供支撐。

名匠高中 精准培養

2020學年,韓國忠北半導體高中的114名畢業生中,有109人成功就業或升學深造,就業多集中在韓國大型半導體企業。作為政府指定的“名匠高中”,忠北半導體高中一直保持高就業率。隨著韓國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這類職業院校為相關產業提供了大量應用型技術人才。

“名匠高中”往往有一定的專攻領域,專業設置不多,產學聯系緊密。如忠北半導體高中僅設有半導體制造、半導體設備和半導體化學3個專業。學校推出定向培養制度,企業可以在二年級下學期到校選拔人才,被選中的學生將獨立成班,按照企業需求進行培訓。韓國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職高畢業生的就業率為50.7%,但“名匠高中”的就業率高達71.2%。

為切實保障教學效果,韓國教育部制定相關標准,從2018年起要求職高依據該標准設置課程,將重點放在業務技能上。韓國教育部還推出產學一體型“學徒制”學校,由企業和職高共同培養學生。在就業上,政府也給予雇用職高畢業生的企業資金支持,還推出“先就業后學習”制度,鼓勵職高畢業的就業人員工作一定年限后繼續學習深造。比如,在中小企業工作兩年以上的技術型人才,有機會獲得國家資助公費海外留學等。

韓國政府通過各種方式促進職業教育,為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韓國媒體認為,隨著產業結構加速調整,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也面臨著適應時代變化的新挑戰。

(本報柏林、巴黎、首爾、北京5月13日電)

(責編:陳誠、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