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古區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顏娜

2021年05月14日15:29  來源:蘭州日報
 
原標題:列清單找問題 出實招解民憂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紅古區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重要內容,立足實際,堅持邊學習、邊實踐、邊落實,多措並舉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截至目前,共辦結社會保障、環境整治、公共服務、矛盾調解等實事217件。有效地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區人民群眾,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進一步提升。

圍繞目標 列清單找問題

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目標要求,紅古區各黨委(黨組)圍繞當前各項工作重點和各領域現階段突出的民生實事,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工作計劃。先后從解決好同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教育、就業、社保、醫療、住房、環保、社會治安、文明城市、鄉村振興等民生實事出發查找問題342個。對問題清單通過去粗取精,條目式分析,系統化歸納,形成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可操作性的任務清單。按照分類建立台賬,列出任務清單、限定時間節點,挂圖作戰、逐一銷號。在活動中,全區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始終把為民辦實事工作任務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上。先后動態調整政務服務事項實施清單22171項,梳理編制政務民生服務事項標准化實施清單27787項,推出“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服務101項,梳理市級依申請類和公共服務類“最多跑一次”事項860項、全程網辦(零跑動)事項389項,分別佔事項總數的98.4%、40.44%。

深入基層 出實招解民憂

圍繞全區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以及民生實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紅古區注重健全完善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按照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內容,縣級領導干部帶頭深入基層一線,辦實事、解難題,黨員領導干部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每月深入幫扶聯系點,深入分管聯系的行業系統、基層單位、教育教學或生產經營一線開展調研,化解難題。尤其是群眾反映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狠下功夫,先后全面完成了今年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殘疾人兩項補貼提標工作,涉及困難群眾13093人,共補發1-4月份提標補助資金558. 3萬元,5月份開始按照新標准發放救助資金。城市低保提標后實際月人均補助水平由2020年底的460. 8元提高至605. 5元,提高144. 7元,提標幅度達31. 4%。農村低保提標后實際月人均補助水平由2020年底的260元提高至281. 7元,提高21. 7元,提標幅度達8. 3%;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准由每人每年12215元和5757元分別提高至13198元和6224元,分別提高983元和467元﹔困難殘疾人補貼由每人每月100元提至110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一二類標准分別從每人每月100元、50元分別提高至110元、60元。

提升服務 踐初心促發展

按照黨史學習教育的目標要求,紅古區在全區推行黨員示范崗和黨員志願服務工作。立足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和“我為群眾辦實事”,紅古區志願服務聚焦群眾需求,建立了縱向涵蓋區、鎮(街道)、村(社區)的“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三級組織體系,橫向輻射黨政群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三級”志願服務組織體系。目前全區已建立起1支志願服務總隊、12支志願服務分隊、7支大隊、52支小隊。全區注冊志願服務隊124個,注冊志願者14954名,發布志願服務項目86個,累計志願服務時長42365.5小時,參與志願服務1.2萬人次。廣大志願者廣泛開展環境保護、醫療保健、法律咨詢、稅法宣傳、婦女維權、科技傳播、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義務植樹、環境整治、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進一步擴大了文明實踐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責編:陳誠、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