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上種出“致富樹”

——西固區光月山村“套種”模式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董永前

2021年05月19日14:51  來源:蘭州日報
 
原標題:荒地上種出“致富樹”

光月山村是個典型的靠天吃飯的山區村,這幾年百合品種退化,加上病虫害增多,收入低下,大多數村民進城務工,土地閑置,合作社就把閑置的荒地流轉過來,種植經濟林,吸納想致富但是缺乏自我發展能力的農戶,穩定了合作社和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雙方合作共贏,農戶實現了就業顧家兩不誤,棄荒地上的經濟林變成了村民“致富樹”。

“支部+合作社+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

光月山村通過“支部+合作社”模式,成立月山富農林果專業合作社經濟組織,將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發揮黨組織在引導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致富中的引領作用,將全村種植能手、致富能人、創業典型、困難群眾吸納進合作社,壯大村級經濟組織隊伍﹔通過“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推進農業生產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破解農戶自身能力不足、合作社發展資金短缺、村內困難群體就業難等難題。目前,光月山村前期投入資金80萬元,流轉土地1000畝,推進“家門口”就業,優先安置本村困難人員就業,讓困難群眾就業不出村,持續增收。

“黨員+農戶”打通農產品“出山之路”

農忙季節,光月山村黨支部書記徐仲江早晨6時許就站在了地頭。光月山村黨支部以“黨員聚在產業鏈上”為抓手,以為民服務為宗旨,充分發揮光月山富農林果專業合作社內黨小組與黨員作用。同時不斷加強光月山村“黨員+農戶”營銷隊伍建設,努力建設過硬鄉村人才隊伍,有力拓展農產品銷售市場,打通農產品“出山之路”,促進農業增效和鄉村發展。

光月山村開發“黨員示范田”,把黨員轉化為懂種植、經營、管理等技術的新時代新型農民。目前,黨員示范田內,採用林下套種的模式,種植了桃樹、巴梨、辣椒、茄子、西紅柿等各類果蔬,打造“採摘綠色蔬果、感受美麗鄉村、體驗淳朴鄉情”的農業園,建立百合基地、辣椒基地、高原蔬菜基地等,大力發展鄉村採摘、生態觀光旅游業,進一步助力村集體經濟的壯大,讓村民富在產業鏈上。

“產業壯大”開辟強村富民新路子

光月山村結合農村“三變”改革,流轉780畝土地推進千畝採摘園項目,種植桃樹、巴梨樹、櫻桃樹等經濟苗木,同時種植高原夏菜,發展林下經濟。2020年,光月山村高原夏菜帶來淨收入18.8萬元,有效解決經濟果木未挂果、無收益,項目發展資金短缺的狀況。同時,光月山村配套建設冷庫項目,解決農產品的儲藏保鮮問題,建成灌溉泵站、2300立方米的蓄水池以及上下水一體雙循環工程,灌溉管道已直通田間。

徐仲江說, 2021年,村黨支部設立以“一產帶動二三產業”的定位目標,以高質量農業、特色鄉村旅游觀光和綠色生態體驗為宗旨,計劃推進農旅融合項目建設,村內黨員帶頭、能人搭手、村民抱團,整合荒地打造梯田,整合閑置土地發展養殖業,整合勞動力發展農產品加工銷售,整合民宿發展傳統民宿,共謀事業、共促發展,積極開創團結共進的農村新局面。

(責編:陳誠、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