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香”還是“雞肋”?

臨期食品你怎麼選

杜志超

2021年05月20日10:13  來源:蘭州晚報
 
原標題:臨期食品你怎麼選

  大家逛超市或者賣場時都會發現,有很多在保質期內,但是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在打折出售。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日前報道:“臨期食品成年輕人新寵”引發市場關注和網友熱議。那麼,蘭州市場情況如何?臨期食品是“真香”還是“雞肋”,你會選擇臨期食品嗎?記者進行了走訪。

  1 超市臨期食品多由廠家直接處理

  臨期食品是指臨近保質期而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剛剛出台的《反食品浪費法》明確規定,超市、商場等食品經營者應當對其經營的食品加強日常檢查,對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分類管理,作特別標示或者集中陳列出售。

  與其他城市已經興起的“臨期食品折扣中心”“臨期食品專賣店”相比,記者經過檢索發現,蘭州市並沒有專門銷售臨期食品的經營店,隻有部分超市設置了臨期食品專櫃和臨期食品售賣區域。

  “其實,早在《反食品浪費法》出台前,按照國家對食品監管的相關要求,從2012年開始,我們要求市內的超市設置臨期食品專櫃,並按照要求下架臨期食品。單就蘭州市而言,目前並沒有專門銷售臨期食品的門店。”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那麼,目前蘭州市各大超市的臨期食品專櫃銷售情況如何?在蘭州海關附近的北京華聯超市,記者並未發現有專門的臨期食品專櫃。“按照食品安全法和監管部門的要求,我們會根據保質期的長短,提前下架臨期食品。”該超市相關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表示,之前設置過臨期食品專櫃,但是銷售情況並不樂觀,后來就不再銷售臨期食品了,直接將臨期食品交由廠家處理。

  2 低折扣的背后存在一定消費風險

  對於臨期食品的銷售,西關十字附近某大型超市負責人談了自己的看法:“臨期食品雖然價格低廉,一般都是對折甚至更低,但對商家和消費者而言都存在著一定的消費風險。對商家而言,銷售臨期食品,因為購物小票上無法標注單一商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也無法証明消費者是自願購,后期如果發生消費維權糾紛,商家將百口難辯。就消費者而言,受價格因素驅使沖動消費,買回去的食品吃不完,又過了保質期,就隻能扔掉造成浪費。”

  3 消費者:“購買臨期食品是節約行為”

  “臨期食品不是過期食品,更何況價格又便宜,隻要在保質期內能吃完,何樂而不為呢!”“以極低的價格買回品質並不差的食品,既得到了實惠,也是一種節約行為。”在記者的隨機採訪中,不少市民對購買臨期食品呈支持態度。

  4 打折的臨期食品,安全會“打折”嗎?

  臨期食品到底能不能夠放心食用?蘭州市市場監管局食品流通監管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沒有超過保質期的食物,隻要從正規渠道購買,不用擔心安全。

  消費者該如何選購臨期食品?該負責人說:“選購臨期食品時需注意查看保質期,應在保質期內食用。此外,要理性消費,不要因為優惠就大量囤貨,無法吃完超過保質期會造成浪費。購買臨期商品時,要留心商品的保存條件是否和標簽上描述的一致。同時要細心觀察食品是否出現霉變、氣味改變、顏色改變等情況。”

  對於網購臨期食品,記者發現網絡上主營此類產品的商家不少。這些網店大都寫有“特價商品不提供退換貨”“不接受7天無理由退換貨”“快遞過程中無法保障產品毫發無損”“膨化食品擠壓發生漏氣、破碎概不賠償”等聲明。

  市市場監管局食品流通監管科相關負責人提醒廣大消費者,通過網絡購買臨期食品一定要選擇知名的網購平台,購買前,必須與商家確定好食品信息,例如保質期時間、臨期時間、儲存條件等。其次一定要明確發貨時間和到貨時間。

  

(責編:周婉婷、杜昱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