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來了“田保姆”

范海瑞

2021年05月24日09:26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村裡來了“田保姆”

初夏時節,黑河流芳,大地披綠。在玉米制種大縣臨澤,20余萬畝的制種玉米已經發芽。

今年,倪家營鎮汪家墩村立足農戶需求和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實際,成立了村集體所有的股份經濟專業合作社,探索實施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模式,為廣大農戶提供從產前、產中到產后的代耕代種、機播機收、統防統治等“田保姆”服務,在“小農戶”與“現代農業”之間搭了一座橋。

規模化經營

解決“誰來種地”難題

去年,汪家墩村搶抓臨澤縣實施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機遇,積極爭取實施高標准農田建設6500畝,初步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和“一戶一塊田”的高標准農田格局。

小塊並大塊后的地誰來種?村集體股份經濟專業合作社將本村不願意種地、外出務工以及上了年歲老年人的土地全部流轉到合作社,目前已流轉土地3300多畝。同時,又通過反租倒包的形式吸納本村5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11戶、30畝到50畝的零散戶110多戶進行專業化種植,實現了土地的適度規模化經營。

“通過實施高標准農田,成立股份經濟專業合作社,將本村零散土地整合起來,再流轉給大戶,不僅能促進土地規模發展,也能通過大戶示范帶動,促進農業種植更加專業化,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汪家墩村黨總支副書記、村集體股份經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安玉貴說。

社會化服務

回答“怎麼種地”問題

汪家墩村集體股份經濟專業合作社成立之初,合作社就吸納本村種植大戶和有意願入社的農戶為社員,並整合轄區內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農資經銷戶等各類社會資本以入股形式參與合作社發展,在農資、農技、市場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

目前,這家合作社已為預約耕種的3000畝土地開展“一站式托管”,統一提供滴灌鋪設、播種施肥、除草防虫等農業社會化服務,打造“農田托管+專家看田”的土地耕種新模式。

“實施社會化服務后,不僅解決了怎麼種地的問題,還能進一步減少農業耕種成本,使農事操作更加精准、細致。今年,我們大面積推行機械化作業后,在深鬆、鋪膜等環節平均每畝地可節省4個人工。同時,依托全村6個蓄水池統籌推進的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可以全面實施水肥一體化,推行智能灌溉、無人機化防、遠程操控等農業技術,使種植管理更加智能、精准。經初步估算,實施社會化服務后一畝地平均節省成本600元左右。”安玉貴給記者算了一筆收入賬。

循環化生產

“農業+旅游”成為現實

汪家墩村集體股份經濟專業合作社在提供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同時,還積極推行“玉米秸稈-肉牛養殖-有機肥還田”循環農業發展模式。依托玉米秸稈資源優勢,在合作社下建立“飼草銀行”,採取機械化打捆、黃貯等方式,對玉米秸稈統一加工收儲銷售,一方面為全村肉牛養殖提供飼草供給,促進養殖業更好發展﹔另一方面,解決了農村飼草亂堆亂放的問題,助力全村“省級旅游專業村”發展。

秸稈過腹還田后,增加土地地力,減少化肥用量,實現綠色發展,真正做到種植養殖兩互促、節本增效兩不誤。

“我們家有32畝地,原來一直種的是制種,一年辛苦下來也就收入4萬多元。現在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后,光流轉費就2萬多元,再加上3個勞力,一年務工也能掙兩三萬元。而且還能投入更多精力來發展養殖,現在養了5頭(牛),准備再養10頭,進一步提高收入。”村民李洪海說。

(責編:陳誠、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