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脫貧攻堅答卷】

鐵肩擔責任 好水潤隴原

——甘肅省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辦公室高質量提升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紀實

楊唯偉

2021年05月27日09:34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鐵肩擔責任 好水潤隴原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脫貧攻堅以來,甘肅省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辦公室以打贏打好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攻堅戰為目標,致力破解飲水困局,高質量提升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為全省歷史性脫貧作出突出貢獻,在甘肅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榮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脫貧攻堅,貴在精准。省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辦公室瞄准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組織市縣持續開展農村飲水安全現狀需求排摸,梯次制定《甘肅省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實施方案(2018—2020)》等。利用信息系統識別飲水不穩定的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做到“准”﹔對接優化建設方案,超前組織前期工作,做到“前”﹔項目進展按旬統計上報,動態管理,做到“實”﹔嚴格落實年度考核制度,做到“嚴”,綜合採取調水、配套、改造、升級、聯網、入戶等方式,指導全省打贏打好農村飲水安全攻堅戰。

2016年至2020年,全省累計完成投資105.5億元,鞏固提升集中供水工程3861處、分散工程4.67萬處,改造冬季凍管8281公裡,試驗推廣安裝水窖水淨化設備3.99萬套,提升了1251萬人的供水保障水平。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極大地提升了甘肅省農村供水保障水平。至目前,全省建成運行集中供水工程9034處,覆蓋1948萬人,分散工程22萬處,覆蓋82萬人,建成了以集中工程為主、分散工程為輔的農村供水體系。

建管並重,方能筑牢飲水安全堡壘。省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辦公室強化建后運行管理,通過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細則,有力推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良性化運行管理體系形成,確保工程建得成、用得好、長受益:

——2015年,提請省人大頒布《甘肅省農村飲用水供水管理條例》,以法律形式強化管理,是全國較早以法律形式強化管理的省份之一﹔

——提請政府或多部門聯合出台《甘肅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試行辦法》《甘肅省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管理實施細則》等10余部建設管理規章制度,確保從建到管有章可循﹔

——起草制定《甘肅省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驗收實施細則》《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驗收標准》,並在水利部和原國務院扶貧辦備案,作為甘肅省農村飲水安全精准識別、制定解決方案和達標驗收的依據。

全面推進落實政府主體、行業部門監管和供水單位運行管理“三個責任”,推動甘肅省全面建立縣級運行管理機構、運行管理辦法和運行管理經費“三項制度”,不斷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2018年以來,按照省水利廳黨組部署,省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辦公室調度省水利廳選派的65個工作指導組234人次常駐縣區開展督查指導工作,有力壓實各級責任。同時,大力開展宣傳培訓,2018年至2020年,分批分區域組織培訓水質檢測和水廠運行管理人員1200多人次,督促指導市縣培訓鄉村水管員2萬余人次,力保供水“最后一米”暢通穩定。

在水利改革的時代浪潮中,面對全省龐大的工程網絡體系、繁重的管理任務,省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辦公室不斷科技創新,提升農村飲水安全管理效率。

研究開發了全國第一個“橫向到工程,縱向到農戶”的農村飲水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實現了省、市、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信息共享和全省精准扶貧大數據的對接。開發“掌上農村飲水”手機App,創建農村飲水安全微信公眾號,向農戶發放“用水戶明白卡”,公布5級飲水安全監督服務電話,省級監督電話24小時值班值守,讓群眾足不出戶解決用水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

從“吃上水”,到“吃好水”,隴原大地農村群眾的生活迎來全新蛻變。至目前,全省農村集中供水率達93%、自來水普及率達90%。全省供水工程體系更趨完備,運行管護體系日益完善,供水保障能力明顯提升,甘肅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喚新擔當。省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辦公室積極轉戰鄉村振興戰場,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奮力開啟全省農村供水保障新征程。

(責編:周婉婷、王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