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各地在線>>蘭州>>蘭州要聞

構建城市基層治理改革新格局

七裡河區傾力打造“民情流水線”工程

2021年08月16日15:12 | 來源:蘭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構建城市基層治理改革新格局

近年來,七裡河區在推進城市基層治理改革中積極探索,在思想觀念上尋突破、在方式方法上抓創新、在為民服務上重高效,堅持以群眾是否滿意為標准,與時俱進賦予新內涵、拓展新領域,舉全區之力、凝全域之心推動“民情流水線”工程轉型升級,力爭把這一“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叫得更響。

打造73個群眾家門口的特色品牌

“這兩天,社區設立了流動辦公桌,將養老認証,收繳黨費以及新冠疫苗接種宣傳帶進小區、樓院……”這是七裡河區敦煌路街道柳家營的“民情日記本”記載的內容,裡面一頁頁照片和一行行文字全部記錄的是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社區做的一個個鮮活的實事案例,這本厚厚的日記成了社區“柳鄰惠”黨建品牌下為民辦好實事的最佳印証。

“前期收集整理了70多件需要做的事情,如今都已經落實解決好了。”敦煌路街道柳家營黨委書記張帆說,社區黨委以“柳鄰惠”為載體,注重發揮黨員在基層黨建中的助手作用,先后牽頭建立了以黨員為骨干的8支志願者隊伍。根據群眾需求的新變化,不斷豐富活動內容、更新活動形式,創新發展了“聚微光暖萬家”“奔跑吧”“春風送暖”“敲門走親”“愛心公益銀行”,定期開展健康導航、銀發無憂、攜手同行、七彩商圈等特色服務。通過開展各類走訪活動,眾多在職退休黨員既發揮了余熱,又發揮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更提高了社區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群眾、聯系群眾、凝聚群眾的能力。

在七裡河區,像“柳鄰惠”這樣群眾家門口的特色品牌還有73個,依托“民情流水線”品牌,各街社打造出了各有特色的基層治理新模式。今年3月份,七裡河區全面啟動城市基層黨建“固根本、補短板、培特色、強效能”提升行動,成功落地涵蓋商圈黨建、“智慧雲”建設等9大“書記項目”,順利實施“黨建項目”73個,城市社區覆蓋率達100%,“紅色弄堂”“民熙橋”等一批群眾“家門口”的特色品牌落地生根,“小龔在線”直播間、“小馬扎講堂”等多個“接地氣”便民載體優質推出,為持續高效運轉積蓄了良好動能,有效撬動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邁向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黨建+網格”新格局助力基層精准治理

“小區有機器人停車管理員、每月水電物業費在網上繳納、辦事需要啥材料在公眾號一查就明明白白的。”說起智慧小區給自己生活帶來的便利,七裡河區西站街道海德堡小區居民林淑品笑得合不攏嘴。

海德堡小區,正是西站街道試點實施“智慧黨建”引領“智慧社區”和“智慧小區”的建設工程。

西站街道以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為突破點,以“支部+網格+小區治理”為基本模式,在4個試點社區和6個試點小區推進“智慧黨建”引領“智慧社區”建設工程。同時,以鐵建麗苑小區、時代海德堡小區為試點,開通人臉識別、智能門禁、智慧停車、雲物業管理、智慧購物等各項便民服務,實現智慧服務零距離,贏得了群眾頻頻點贊。

如果說“智慧小區”為居民們生活的各方面帶來了方便和快捷,那西站街道的各個黨支部網格,則切實構建了一網到底、全域統籌、體系有網、格中有人、事有人管、事有人干的網格化治理新格局。

西站街道實施“支部+網格”模式,按照區域相近、規模適宜、力量多元的原則,科學劃分30個全科網格,成立30個網格黨支部,61個樓院黨小組,通過運行“網格黨支部統籌引領,社區居委會、小區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共商共議”的“1+3”服務治理模式,凝心聚力辦好了小區門禁提升,涼亭游園修葺,加裝電梯,水、電、暖改造等一系列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和難心事。

與此同時,西站街道將30余家專業社會組織和社會團隊、16支志願服務隊統一編入網格,全面對接扶殘濟困、養老育幼、居民微心願等網格需求清單,打造出了“一網兜起區域大小事”的網格化治理新格局。

“不斷織密的黨支部網格,讓群眾更加深入地參與基層治理,最大限度凝聚了城市基層治理的整體合力,而利用互聯網技術融入的智慧黨建也正在逐漸顯現出積極的效應。”西站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歆感慨地說。

記者了解到,七裡河區健全完善黨員干部包聯網格走訪群眾制度,整合優化325個“全科網格”,搭建“黨建+網格+治理”信息平台,實現3102名專兼職網格員實時調度,推動“下沉網格天天轉、服務群眾馬上辦”,切實構建“黨建+網格”新格局助力基層精准治理。一路走來,“民情流水線”工程經過無數次的提煉總結、優化設計,不斷豐富內涵外延,在全市范圍進行全面推廣,已經成為根據群眾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有效解決民憂民困問題的“金字招牌”。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棟楠

(責編:焦隆、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