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博雅特色育人體系 培育博雅通達未來之才
城關區通渭路小學創新創文活動陣地推動家校共育

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城關區通渭路教育集團通渭路小學通過舉辦家長讀書會活動,讓家長明白育兒先育己,幫助家長們建設更好的自我,從而建設更好的家庭教育、家庭環境,幫助家長與孩子之間建立充分的信任。學校創新創文活動陣地,推動文明校園創建工作落地生根。
為孩子成長護航
學校整合校內校外德育資源,以家校結合為契機,引導養成教育縱深發展。通過開展 “家校共育 走進家庭”做好家訪工作,尤其是做好對不良行為習慣學生、學困生和貧困生的家訪,並通過家長會、校訊通、微信群等方式,配合學校促進學生的養成教育。學校通過舉辦家長讀書會活動,讓家長明白育兒先育己,幫助家長們建設更好的自我,從而建設更好的家庭教育、家庭環境,幫助家長與孩子之間建立充分的信任。為家長開設“智慧母親”、“為孩子成長護航”等系列家庭教育專題培訓,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利用“好習慣金拇指積分卡”,從學校、家庭、社區三個層面共同督促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從而推動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的構建,形成合力育人的濃厚氛圍,帶動廣大家長和社會各界更加注重培育孩子的道德品格,推動文明校園創建工作落地生根。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縱深推進
學校始終堅持以德育為核心,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和實踐活動。遵循青少年的認識規律和品德形成發展規律,深耕“博雅”“通達”教育理念,組織踐行《中小學生守則》《一條線規則》活動,編著校本課《博雅禮儀》《知學明禮》,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加以正面宣傳和教育。開展“我的中國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老革命進校園,清明祭英烈和爭做美德少年、童心向黨、向國旗敬禮等主題實踐活動,組織觀看愛國影片和慶祝長征老少座談會,激發少年兒童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愛國熱情,樹立報效國家的遠大志向。以“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十大系列活動為載體,以“五星少年”“流動紅旗”“文明班級”評比為抓手,培養師生良好行為習慣。以“學雷鋒、助鄰裡”“勤儉節約助學童”等學雷鋒志願服務實踐和道德講堂、文藝匯演、“讀書節”“科技節”“五星少年”等活動為切入點,培養學生“博愛博覽 博識 雅言 雅行 雅趣”的良好品德,從班級、學校雙層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縱深推進。
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學校堅持以“教師發展”為本,切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加強教師政治思想理論建設、創建學習型團隊文化、積極開展學術教研、師德教育等活動、嚴格師德考核評價制度等途徑,提高教師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充分發揮名師、名班主任的作用,不斷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緊緊圍繞“生本課堂”“萬物啟蒙”等教學改革項目創新開展“雙師課堂”和“培智智慧、提升素養”系列活動。通過“教材研讀篇”“教學策略篇”“習慣養成篇”“書香校園篇”“校本培訓篇”“課題研究篇”“綜合實踐篇”“團隊生活篇”等八個篇章的交流研討活動優化教科研工作,提升教師專業素養,鍛造出一支“德高、業精、敬業”的教師隊伍。
12個社團活動“一班一品”創特色
學校堅持對師生實施“博雅”“通達”特色教育。開發“人文藝術博雅通融”“科學研創知行通達”課程,營造博雅通達環境文化,打造博雅通達教師,培育博雅通達學生,構建一整套具有博雅特色的育人體系。制定了“知學 明禮”行為習慣目標體系,讓學生每天都時刻以此提醒自己,完善自己。研發推出全校公修校本課《知學 明禮》《“博雅”禮儀》,在低年級開設校本課程《圍棋》和《國際象棋》,中高年級開設《經典詩歌誦讀》《說茶論道》《音樂作品賞析》、《飲食與健康》等24個班的“一班一品”、“一師一特色”的特色校本課程及高爾夫、書法、繪畫、科技、舞蹈、器樂等12個社團活動,使渭小少年成為“人文深厚、科技精尖”的博雅通達未來之才。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孫亞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甘肅舟曲首批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群眾入住新區
- 人民網蘭州8月8日電 (魏怡)8月7日,舟曲縣首批60戶289名避險搬遷群眾入住蘭州新區,開啟美好新生活。 舟曲縣地處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內山巒重疊,溝壑縱橫,全縣滑坡體平面面積達30.08平方千米,泥石流流域面積約佔舟曲縣面積的55.1%,是全國水土流失嚴重區和地質災害高發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