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從資金扶持到理念更新,多方聯動興產業到促融合發展,“十三五”以來蘭州市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序銜接精准發力——

啃下“硬骨頭”做好“答卷人”

楊晟途
2021年11月29日08:30 | 來源:蘭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啃下“硬骨頭”做好“答卷人”

鄉村休閑設施不斷完善

開欄的話

中國共產黨蘭州市第十四屆代表大會將於12月上旬在蘭召開。本次大會是在全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氛圍中召開的一次接續前行、砥礪奮進的重要會議。

為迎接大會的隆重召開,本報從今日起開設“喜迎蘭州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專欄。欄目稿件將多角度、多視點地展示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在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市委團結帶領全市黨員干部群眾牢記囑托、迎難而上、開拓奮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順利推進“十四五”規劃實施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經驗成果。鼓舞全市上下堅定發展信心,匯聚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磅礡力量,面對新的征程和使命,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更優的工作業績,不斷開創蘭州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初冬時節,蘭州山鄉層林盡染。田間地頭、種養殖設施大棚裡,黃澄澄的玉米棒、綠油油的反季蔬菜,難掩豐收的景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三五”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聚焦25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31.7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准落實“一戶一策”脫貧計劃,扎實推進“五個一批”脫貧舉措,凝聚全市及社會各界力量,協同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興產業、助增收,夯基礎、美環境,抓融合、促振興,在歷史性地消除絕對貧困、實現區域性整體脫貧的基礎上,推動鄉村振興與鞏固脫貧成果有序銜接,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建立包抓保障機制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脫貧攻堅何嘗不是。有著2300多年歷史的蘭州,是西部地區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核心節點城市。但受歷史和自然、地理等多種因素影響,大城市與大農村並存、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現象在這座城市長期存在,貧困成為阻擋全市邁進全面小康社會的一座大山。

脫貧攻堅開展以來, 蘭州市堅持抓責任落實,凝聚脫貧攻堅合力,全面貫徹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精准實施“一戶一策”脫貧計劃,舉全力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按照市縣抓落實、鄉村抓具體要求,健全黨政“一把手”第一責任、四級書記一起抓的領導責任制,形成市上“四大家”幫扶貧困縣區、市級領導包抓貧困鄉鎮、市縣領導和機關單位包抓貧困村、駐村工作隊和干部包抓貧困戶的“四包抓”工作機制,逐級簽訂責任書、立下“軍令狀”,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全市黨員干部勇挑重擔、盡職盡責,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

與此同時,為啃下一個又一個“硬骨頭”,攻克一個又一個“貧困堡壘”,蘭州市聚焦貧困地區,堅持政策向扶貧傾斜、資金向扶貧聚集、項目向扶貧靠攏,建立起專項扶貧資金保障體系(其中市級按當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量的10%以上增列專項扶貧資金,三個貧困縣按20%以上、七裡河區按15%以上增列專項扶貧資金)。2016年以來,各級財政投入專項資金近40億元,中央和省級資金13.68億元、市級資金7.45億元、區縣級資金20.6億元。其中2020年,全市共下達扶貧專項資金9.53億元。

補齊薄弱環節短板

在幾年前,盧玉珠想都不敢想,在土房裡住了大半輩子,還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過上像城裡人一樣的生活。永登縣通遠鎮青嶺村村民盧玉珠說:“此前,用水都需去井裡挑,挑水來回得半個小時。現在,家裡通了自來水,隨用隨取很安全。馬路修到了家門口,出趟遠門也方便了。”

蘭州市針對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差、基礎建設薄弱的實際,引導各級各方面用有限的資金,全面加強危房改造、易地搬遷、安全飲水、道路建設工程,不斷夯實脫貧基礎。

加大危房改造力度,逐村逐戶摸排農村住房安全情況,把所有農村危房全部納入改造計劃﹔

嚴格把好危房改造質量關,截至2019年底,改造農村危房28649戶,基本解決了農村住房CD級安全問題。

深入實施易地搬遷,把易地搬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脫貧上,科學選址建設集中安置點,配套完善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因地因戶施策培育發展產業,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2016年以來,實施搬遷3083戶12346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568戶5543人。

鞏固提升農村安全飲水,全市共實施93項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69項農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解決了39.6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和34.83萬人的飲水不穩定問題,農村飲水安全覆蓋率達到了100%,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98%以上,自來水普及率達90%以上。

改造提升鄉村道路,加快推進“農村四好路”建設,新建改建各類農村公路5780.3公裡,實施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5343.1公裡,實施危橋改造工程81座,全市建制村通暢率達100%。

加快特色產業發展

地處榆中北山的園子岔鄉,2013年底,全鄉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55戶、2881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6.47%。“在各級黨組織和干部幫扶下,我們積極尋找脫貧突破點,變自然劣勢為比較優勢,全面發展百合產業,到2018年底,6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園子岔鄉黨委書記王琦說,以前種傳統農作物,一畝地收入僅幾百元。種植百合后,畝均收入達到5000元。

進入“十三五”以來,蘭州市堅持抓產業發展,促進農民穩定增收,並將發展特色富民產業作為實現穩定脫貧的治本之策,結合四個貧困縣實際,多渠道促進貧困戶增收脫貧。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制定牛羊和蔬菜、馬鈴薯、中藥材等產業三年發展計劃,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主導產業。同時積極培育發展經營主體,全市256個貧困村建立合作社1664家,成功引進重慶天兆、四川新希望等國字號龍頭企業。組建肉羊、蔬菜、中藥材、馬鈴薯、百合等六大產業聯合體,著力構建“龍頭企業+合作社+致富能人+貧困戶+商業保險”的產業發展新機制,通過入股分紅、勞動務工、代種代養、訂單收購、土地流轉等模式,帶動貧困群眾實現增收脫貧。

推進農村“三變”改革,以財政資金為杠杆,以增資配股為抓手,撬動農戶閑散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入“三變”改革。依托高原夏菜、鄉村旅游、特色種養等優勢產業,探索“三變+特色種養業”“三變+鄉村旅游”等多種改革模式,形成了土地股、勞務股、技術股、機械股、集體資產股、愛心股、實物股等多種股權形式,促進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收、農戶分紅收益成效初顯,貧困戶受益2234.5萬元。

提高兜底保障能力

“現在看病自己掏不多的錢,大部分藥費都有醫保報銷。2017年政府還補貼4.5萬元,拆除土坯房后新修了磚瓦房,這是做夢都沒有想到的好事。”皋蘭縣文山村民魏海民說。

蘭州市堅持抓目標標准,不斷提高兜底保障能力,緊盯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摘帽目標和“三保障”標准,深入抓好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和兜底保障等政策的落實。

就業扶貧方面,蘭州市制定脫貧攻堅就業扶貧三年行動計劃、職業教育助推脫貧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建立健全勞動力培訓與勞務輸轉一體化工作機制。截至2020年底,累計認定“扶貧車間”102家,開展精准培訓6.95萬人次,完成勞務輸轉143.79萬余人、創勞務收入達334.57億元。

教育扶貧方面,推行特殊貧困戶學生兜底保學計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營養改善計劃等,落實控輟保學等多項機制,全市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無失輟學學生。

健康扶貧方面,大力實施建檔立卡人員“先診療后付費”、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實行住院統籌基金總額預付管理以及患者合規異地就醫直結制度。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參保,縣級公立醫院和鄉鎮衛生院全部達標,所有貧困村標准化衛生室實現全覆蓋。

兜底保障方面,積極完善低保、臨時救助、社保等兜底機制,全市農村低保標准由2016年的每人每年2986元提高至2020年的4428元,增幅達48.3%,特困供養對象基本生活保障標准提高至每人每年5757元,實現應保盡保。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養老保險參保率、代繳率、發放率均實現100%。

實現區域整體脫貧

“今年的收成好著呢,等玉米晒干脫粒后就賣了,這是家裡又一筆不小的收入。”60多歲的魏海民說,他家共有兩畝地,今年都種了玉米。農閑時和老伴在村上的專業合作社打零工,每人每天能掙100多塊,一年下來好幾萬塊,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幾倍,現在全家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文山村2013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06戶323人,經多年幫扶和發展產業已脫貧105戶320人,目前未脫貧1戶3人,有脫貧監測戶1戶2人、邊緣戶1戶3人,貧困發生率0.14%。2019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088元。75歲的魏周來老人激動地說:“現在農民的日子過得跟蜜一樣!”

2017年皋蘭縣、七裡河區實現脫貧摘帽,2018年連戰連捷永登縣、榆中縣順利實現脫貧退出。全市25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2017年脫貧退出71個、2018年脫貧退出185個,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村100%脫貧退出。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的19.16萬人減少為2019年底的0.38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5.88%下降到0.32%。2020年9月底經全市共同努力,挂牌作戰,剩余的0.38萬貧困人口全部達到退出標准,實現了區域性整體脫貧。

脫貧攻堅以來,市縣兩級把貧困群眾持續增收作為脫貧的根本來抓,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增收。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10391元增長到2020年的14652元,增長了41.01%。永登縣、榆中縣、皋蘭縣和七裡河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由2016年的8974元、8763元、9076元和15506元增長到2020年的12602元、12423元、12730元和21941元,貧困群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有力支撐了脫貧目標的實現。

構建多方參與格局

“我是2019年才到鷂子嶺駐村的,從選派為駐村第一書記那天起,深感責任重大、任務異常艱巨。”七裡河區西果園鎮鷂子嶺村第一書記張文瑋說,按照市上駐村工作要求,工作隊要當好宣傳員、信息員、戰斗員、監督員、指導員、服務員,動員村民參與到脫貧攻堅中,同時對8戶未脫貧戶、7戶鞏固戶每季度進行走訪,對其他建檔立卡戶進行重點走訪,及時上報問題,推動問題解決。

自駐村以來,張文瑋爭取項目及資金約27萬元,還爭取到產業發展資金13.3萬元,建立鷂子嶺村工會,協調幫扶單位為32名會員購買職工互助醫療補充保險。配合村兩委篩查義務教育適齡兒童,37名適齡兒童全部實現就學﹔81戶建檔立卡戶全部參加醫保﹔全村實現自來水戶戶通……

眾人拾柴火焰高。蘭州市通過聚焦協作幫扶,積極構建各方參與格局,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協同作戰,形成多方參與的大扶貧格局。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主動加強與天津市寧河區、寶坻區和東麗區的銜接溝通,全面開展協作幫扶,累計援助幫扶資金2.78億元,實施扶貧項目204個,受益貧困人口15.57萬人,選派27名干部赴天津三區挂職,互派教師、醫生、科技人員等專業技術人才501人次。

同時鼓勵引導社會各界參與幫扶,開展“百企幫百村、共建新農村”“先富幫后富、共同奔小康”“人大代表在行動、政協委員助推幫扶”等活動,700多家省內外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與186個貧困村結對幫扶,民營企業投入幫扶資金7.02億元,實施幫扶項目1890個,338個貧困村8.12萬貧困人口受益,為脫貧攻堅注入了動力活力。

鄉村振興有序銜接

榆中縣城關鎮李家庄村雖臨近縣城,但因缺少主導產業發展后勁嚴重不足。2017年,李家庄村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全省首家田園綜合體試點村,引入資金推進建設以來,幾年內邁上發展的快車道。

“以前大棚小而落后,現在都已智能化了。用手機APP,就能掌握大棚溫濕度,還可澆水和施肥。”李家庄村民郭小燕說,田園綜合體建設以來,家家住上新樓,收入大幅增加。“目前已經建成多個板塊,田園綜合體整體建成后,每年可吸引游客200萬人,實現年產值3億多元。”城關鎮李家庄村負責人說。

2021年,蘭州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十大工程”,打造一批具有蘭州特色的鄉村振興示范村鎮,有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市鄉村振興局)局長李明珊介紹,按照10個美麗鄉村示范片帶規劃,大力實施美麗鄉村示范引領工程,重點在城市周邊、中心鄉鎮周邊、景區周邊和公路沿線、鐵路沿線、河流沿線“三邊三線”,高水平打造40個以生態農業為基、田園風光為韻、特色民居為形、科技創新為魂的美麗鄉村示范村、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鎮。

“蘭州市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意見、發展規劃已制定出台並已實施,規劃將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擺在突出位置,走一條產業多元化產品優質化的發展路子,以期鞏固拓展脫貧的質量和成色。”李明珊介紹說,未來蘭州市將深入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序銜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重點著眼“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持續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加快產業融合發展,完善提升基礎設施,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開創新時代“三農”工作新局面。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楊晟途 文/圖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