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有“特色”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產業發展是滋養農民幸福生活的源頭活水。近年來,臨夏縣安家坡鄉通過抓點示范、科技帶動,大力發展果蔬產業,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推進鄉村振興。
寒冬時節,記者走進位於臨夏縣安家坡鄉中寨村的麥穗農場採摘園,隻見大棚內的西紅柿、草莓長勢喜人。
正在採摘草莓的陳連生是村裡的能人,爭取到鄉上提供的便利條件后,果斷放棄之前的工作,回家當起了“庄稼漢”。現在他的種植技術越來越熟練,看到大棚內生機勃勃的果蔬,他喜笑顏開。
陳連生告訴記者:“我以前在外面跑業務,去年通過鄉政府介紹,貸了10萬元創業貸款,再加上自己的積蓄,租了10個大棚,種植草莓、西紅柿、番瓜等,一年一個棚能掙一兩萬塊錢,還能顧上家,比打工好多了。”
採摘園集觀光採摘、休閑旅游、蔬菜大棚種植、銷售為一體,為附近閑散群眾提供了就業機會,讓他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完善的基礎設施和不斷優化的產業結構,使得安家坡鄉農業逐步走向規模化、設施化、專業化、高效化、生態化、品牌化,都市休閑觀光農業也日漸成為該鄉一道亮麗的旅游風景線。
過去因需要照顧家人,中寨村村民周英霞無法外出務工,僅靠種地為生,一年到頭入不敷出。如今,村裡建起了農場採摘園,周英霞不僅有了收入,還能照顧家人、料理農活。她高興地說:“我在這裡上班,一天能掙80元,一個月下去,收入還不錯,相信日子會越過越好。”
安家坡鄉抓住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因地制宜、因鄉施策,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著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將蔬菜產業作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增加農民收入的切入點,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2021年,我們根據年初制定的目標任務,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今年,我們將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為抓手,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種植糧改飼玉米7034畝﹔計劃在北小塬村流轉土地567畝,配套高效節水灌溉設施,新建面積達2232畝的高原蔬菜基地一個﹔在折達路、折銀路沿線種植向日葵200畝……通過各項措施,進一步發展產業,全面加快鄉村振興步伐。”安家坡鄉黨委副書記妥學鵬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