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生態屏障 建設美麗甘肅
——甘肅省兩會代表委員談擦亮甘肅生態底色

黃河國家戰略全面實施,河湖長制、林長制全面實行,“雙碳”工作穩步推進……過去一年,甘肅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守護青山、厚植綠色,美麗甘肅建設邁出新步伐,生態環境整體向好。
立足新發展階段,甘肅省如何深化美麗甘肅建設,筑牢生態屏障,綻放隴原山水好風光?在今年的省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
大家紛紛表示,要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更加自覺推動綠色發展,使隴原大地盡展美麗“甘肅畫卷”,讓綠水青山造福隴原兒女。
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黃河甘肅段位於黃河上游,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地、水源補給區和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過去一年,甘肅省全面實施黃河國家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1+N+X”規劃體系基本構建完成﹔黃河首曲濕地保護修復和退化草原治理改良、隴中隴東黃土高原區水土流失治理等一批重大帶動性項目啟動實施﹔與四川簽訂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協議,與陝西、寧夏、青海、內蒙古簽訂河流聯防聯控聯治合作協議。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對於黃河流域甘肅段來說,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水源涵養顯得尤為重要。”省人大代表、省水利廳副廳長程江芬說,“全面扛實上游責任,管住守住上游生態空間,尤其是保護好甘南草原、祁連山等重點水源補給區生態系統,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擔當。”
程江芬表示,要全面強化河湖長制,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美麗幸福河湖需要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改善河湖面貌,有效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此外,應該加強黃河流域甘肅段的建設,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
“甘肅,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區、生態屏障區和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區,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肩負著重要歷史使命。”省政協委員、甘肅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局長范本彥認為,“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唯有把兩者更好結合,才能達到長治久安。”
范本彥說,立足甘肅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聚焦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和生態系統修復與治理兩大任務,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自然資源部高寒干旱區礦山地質環境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和“自然資源部黃河上游戰略性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一方面摸清資源家底,為強工業靶向發力,另一方面推動成果轉化,為強科技夯基壘台。
“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甘肅作為黃河上游的省份,既要承擔好上游的責任,同時還要做好上游的文章。”省政協委員、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李永健說,要推動建立健全由國家相關部委牽頭、各省區相互協調配合的生態補償協調聯動機制。
厚植綠色生態底色
完成營造林343.5萬畝、沙化土地治理212.2萬畝、草地改良411萬畝……去年,甘肅踐行“兩山”理念,呵護綠水青山、建設秀美山川取得良好成效。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代表,我深刻感受到,山更綠、天更藍、空氣清新,特別是農村的環境有了大的改變,越來越整潔、干淨。”省人大代表、皋蘭縣黑石鎮石青村三社農民司翠善說。
履職幾年來,司翠善持續關注著甘肅省生態文明建設,尤其關注蘭州市西固區的生態文明建設。“西固區這兩年持續加強國土綠化,修復林草生態系統,全面加強黃河水域的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投入了相當的人力和財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司翠善說,去年她與其他5位代表一起提出“關於支持西固區實施‘再造一個關山森林’工程”的建議,得到了省林草局的重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持續厚植生態底色。
隨著迭部縣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強,農村發展與自然保護區保護的矛盾日益凸顯。在考察調研的過程中,省人大代表、迭部縣人大常委會二級巡視員寶珠發現,迭部縣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資金投入不足,自然保護區普遍存在建設和管護經費不足的問題。
“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可以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和居民對自然保護區保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自然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寶珠說。
寶珠建議,省財政加大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資金力度,積極探索建立多元補償機制,設立自然保護區“以獎代補”專項資金,對管理規范自然保護區和保護績效同比改善的自然保護區進行正向補償,用“以獎代補”專項資金引導和帶動地方政府加大對自然保護區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快自然保護區規劃建設,提高保護成效。
有序推進減排降碳
建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機制,推進碳排放數據核算,對7大行業重點控排單位開展碳排放核查﹔首批19家電力企業納入全國碳市場交易……過去一年,甘肅“雙碳”工作穩步推進。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必須堅持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多干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多干強動能、植綠色的事,多干補短板、惠民生的事,一心一意推動高質量發展。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目標,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省人大代表、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楊建武說,應以持續鞏固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主線,堅持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強化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以更高標准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他補充說,要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甘肅。這與政府工作報告提及的“要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十分契合。
對此,省人大代表、酒泉飯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梁春暉也有話說:“近幾年,我眼看酒泉的茫茫戈壁建了園區、搭了溫室、種上了蔬菜瓜果等,真正盤活了戈壁閑置資源。”
結合政府工作報告,她建議進一步推動戈壁生態農業發展,將中以(酒泉)綠色生態產業園打造為省級示范園區,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推動當地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