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2020專題>>甘肅·金昌>>動態新聞

去年金昌市新能源產業鏈實現產值54.06億元

張可樂
2022年01月29日10:27 | 來源:金昌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去年我市新能源產業鏈實現產值54.06億元

去年以來,金昌市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以新能源開發建設、裝備制造產業、電池產業等為重點方向,加快培育壯大新能源百億產業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全市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金昌市光照資源豐富,開發空間巨大,就地消納能力較強,電網接入條件較好,發展新能源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全省首個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新能源已成為第一大電源。近年來,金昌市充分發揮資源、產業和區位優勢,以清潔化為方向,增強系統調峰能力,加快構建規模強大、運行靈活、更具韌性的清潔能源電力系統。去年,全市新能源產業鏈實現產值54.06億元,同比增長32.63%,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21個新能源產業鏈實施項目,建成投產10個,從前期工作轉為開工建設5個,從謀劃儲備轉為開展前期6個,實際完成投資18.83億元。

截至去年底,金昌市已建成並網263.15萬千瓦(光伏218.5萬千瓦,風電44.65萬千瓦)新能源基地,“十四五”期間將建成新能源千萬千瓦級基地。目前,金昌市已具備20萬噸鎳、100萬噸銅、1萬噸鈷以及900多萬噸化工產品的生產能力,成為國內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主要原材料供應企業,豐富的鎳、銅、鈷、錳資源為發展新能源電池產業提供了堅實的資源基礎。

金昌市依托豐富的鎳銅鈷資源和化工材料優勢,配套發展硫化工、磷化工、氟化工、煤化工、氯鹼化工、鈦化工等化工產品60多種,“三酸兩鹼”化工原料俱全,具備電池級鎳鹽、鈷鹽、錳鹽、三元前驅體、銅箔、圓柱型18650電池等電池材料關鍵產品生產能力,新能源電池材料及電池產業所需的鎳、鈷、錳、“三酸兩鹼”、鐵、鋰及磷酸等原材料65%以上可在金昌本地生產。

金昌經開區規劃建設鋰電產業園,規劃面積2000畝,布局金川集團有色金屬新材料及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經開區鎳銅鈷新材料產業園兩大功能產業板塊,近年來先后引進龍蟒佰利聯、金拓鋰電、金宏翔、金車儲能等企業,不斷帶動電池材料和電池產業集聚化、規模化發展,新能源電池產業初具規模,初步形成骨干企業帶動、重大項目支撐、上下游企業協同集聚發展的態勢。

圍繞建設新能源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就地消納示范區,金昌市制定新能源產業鏈培育方案和行動計劃,繪制產業鏈圖譜,建立重點項目和招商引資“兩個清單”,實行鏈長制、專班制、鏈主企業制,先后引入晶科能源等龍頭企業,打造切片、組件、智能運維及配套產業為一體的裝備制造產業鏈,拓展鈣鈦礦、異質結等太陽能薄膜電池。目前,金車儲能8億瓦時磷酸鐵鋰儲能電池、安徽漢星1億安培小時鋰離子儲能電池PACK及1億瓦時儲能系統集成、江蘇林源智能運維機器人等項目已陸續開工建設,預計今年8月建成投產﹔晶科10吉瓦晶硅切片及2吉瓦光伏組件、國潤3吉瓦高效HJT組件、國華綠能50兆瓦/100兆瓦小時共享儲能、甘肅潔源翎碳基於碳捕集技術的二氧化碳資源化化工產品線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預計今年3月全面開工。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