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牽挂 我的回答】布楞溝的春天

在馬大五德的眼中,近幾年家鄉的變化就和做夢一樣,“生活環境變好了,路也暢通了,我們再也不愁吃水和出行問題了。”
“小時候,村裡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就是‘靠天下雨’。遇到干旱的時候,得到幾十裡外去打水。山路不好走,每次出門都得十分小心。”每當回想起曾經的布楞溝村,馬大五德很是唏噓。
馬大五德成長、生活的布楞溝村,位於臨夏州東鄉縣高山鄉北部干旱山區。曾經是東鄉縣生態最脆弱、基礎條件最差、群眾最貧困的地區,吃水、行路、住房、上學、就醫、增收等困難問題十分突出,是一塊脫貧攻堅路上的“硬骨頭”。
2013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布楞溝村,看望慰問貧困群眾,囑托要“把水引來,把路修通,把新農村建設好,讓貧困群眾盡早脫貧過上小康生活”,堅定了當地群眾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
布楞溝村群眾最需、最盼、最急的是什麼?是飲水、出行、住房。東鄉縣地方政府從這些方面著手,著力改善當地群眾的道路、人飲、梯田、住房等基礎設施。
如今,九年過去了,布楞溝村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這些年布楞溝村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體目標,全力打造布楞溝村造“一村一品,一戶一產業”鄉村振興新發展模式。
九年時間,這裡的變化翻天覆地:新房蓋起來了,水引來了,路修通了,山也變綠了,孩子可以在家門口上學,老人能在家門口就醫了……布楞溝村人均純收入從2012年底的隻有1624元已經增長到2021年的7918元,並在2014年底實現整村脫貧。
“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讓我們看到了發展前景。包括我在內的好多鄉親們,都紛紛返鄉創業,為村裡注入新活力。”原本離開家鄉到蘭州打拼的馬大五德回到家鄉后,在當地政府幫助下,貸款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規模化養殖羊,如今年收入可達70萬—80萬元……
曾經行路難、吃水難、住房難、上學難、就醫難、增收難的布楞溝村,經過九年的不懈努力,水引來了,路修通了,新農村建起來了,“六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如今的布楞溝村,全力打造產業強村、鄉村振興示范村。
全國人大代表馬天龍聊起布楞溝村這些年的變化時說道:“當年的布楞溝村,路不通,水不通,老百姓的收入低﹔近幾年,路通了,清澈的自來水也流進自家院落﹔富民產業越來越紅火……鄉親們深刻感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親切關懷,大家伙兒的獲得感、幸福感也越來越強。”
自馬天龍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他便一直把家鄉建設得更美好作為自己以及鄉親們的願望和奮斗目標。這些年通過脫貧攻堅,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有了很大改觀,但主要是滿足農民群眾最基本的需求,同鄉村振興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通過在新聞報道、網絡了解到布楞溝的變化,馬天龍認為要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為抓手,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生活品質。馬天龍也把此次收獲的好理念、好辦法帶回了西坪村,通過教育立足幫扶村,綜合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生態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等要素,幫助制定“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庄規劃,為鄉村振興獻智出力。
“脫貧並不是終點,脫貧之后還要奔小康,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馬天龍說,“今年全國兩會上,我關注的重點還是鄉村振興。所以這一次參加兩會,我將繼續把基層群眾的所思所盼帶到全國兩會上,以新姿態投入新奮斗,以新步伐踏上新征程,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 見習記者伊力扎提·依明)
來源:新甘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甘肅8個社區獲評第五批國家級充分就業社區
- 人民網蘭州2月26日電 (高翔)近日,蘭州市七裡河區西站街道西站東路社區、白銀市平川區長征街道大水頭社區、慶陽市環縣環城鎮北關社區等8個社區獲評為第五批國家級充分就業社區,為甘肅省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工作再添新彩。截至目前,甘肅省共創建國家級充分就業社區18個,省級充分就業社區201個,市州級充分就業社區839個。…
熱門排行
- 1甘肅張掖:講好開學第一課 撐起消防“…
- 2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特大種群再現祁…
- 3甘肅8個社區獲評第五批國家級充分就業…
- 4甘肅慶陽建成千萬噸油氣生產基地 能源…
- 5金昌市“弘揚雷鋒精神·聚力文明實踐·…
- 6甘肅高速:發揮新媒體優勢 服務公眾美…
- 7甘肅肅南現200多頭西藏野驢種群
- 8專解“急難愁盼”問題 甘肅省人社廳啟…
- 9甘肅蘭州:禁毒宣傳進校園 護航青春助…
- 10楊艷代表:瞄准“卡脖子”難題 加強技…
- 11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黨委書記何江川一…
- 12武威市公安局黨委原專職副書記李天盛接…
- 13尹弘:對黨絕對忠誠 堅持人民至上 努…
- 14京濱鐵路加快建設 “跑”出協同新速度
- 15甘肅出台45條紓困扶持措施助力服務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