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人民日報看甘肅>>人民日報看甘肅

甘肅蘭州新區打造實體經濟新高地——

“闖”字當頭 “實”字為先(新氣象 新作為)

本報記者 董洪亮 銀 燕
2022年08月04日09: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闖”字當頭 “實”字為先(新氣象 新作為)

國內首列進口中亞玉米回程班列到港蘭州新區中川北站物流園。

本報記者 銀 燕攝

 10余年前,深居祖國大西北的甘肅省,迎著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東風,將目光投向了離蘭州60公裡的秦王川。春風也度玉門關。2012年,蘭州新區獲批成為第五個國家級新區,被國家賦予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台和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戰略使命。

10年砥礪奮進,蘭州新區緊扣國家賦予的“極、地、台、區”戰略定位,先行先試探索發展新路徑,GDP從開發之初不足5億元增加到2022年300億元,近5年經濟增速持續領跑國家級新區,成就喜人。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強調,要加快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加大改革攻堅力度,加快構建開放新格局,積極發展高附加值特色農業,統籌旅游資源保護和開發,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把發展壯大蘭州和蘭州新區作為加快全省發展的戰略抓手,促進蘭州新區高質量開發建設,打造實體經濟新高地。藍圖繪就,蘭州新區將繼續堅持“闖”字當頭、“實”字為先,努力交上一份厚重的高質量答卷。

緊盯尖端產業

秦王川是蘭州市周邊最大的一塊高原盆地。寬闊的秦王川給予新區的建設者們施展才能的空間。如今,來自五湖四海的新區人正在廣闊賽道上加速“奔跑”。

新區項目新、產業強。“我們的高性能銅箔一期首條生產線已經於6月14日試產成功,9月16日完成1.25萬噸產能投產。作為新能源材料領域的大熱門,預計未來5年,市場需求非常旺盛。而高性能銅箔中的標箔對技術的要求非常苛刻,目前主要是依賴進口,我們希望在2025年在標箔中高端市場實現對進口產品的逐步替代,這對碳達峰碳中和都有很重要的意義。”海亮集團副總裁、甘肅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樹光信心滿滿。

在他的身后,機械轟鳴作響——海亮集團在蘭州新區的高性能銅箔項目正在加緊施工建設。項目建成投產后,年產高性能鋰電池銅箔12萬噸,高性能電子電路銅箔3萬噸。預計項目年產值150億元,年納稅10億元,解決1800多人的就業。德福、海亮等銅箔項目完全達產后,新區將會成為全球最大鋰電銅箔生產基地,為打造西部地區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提供動能。

裝備制造業在制造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產值從幾千萬元到2億元,土地從60畝到300畝,廠房也新了。”蘭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濤感嘆,企業搬到蘭州新區后,在產品產能釋放的同時,產品結構也提質優化了,企業還將目光投向了實現雙碳目標的新能源領域。

“我們正在研制的700℃超高溫熔鹽泵在全球都是領先的。這項關鍵技術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轉化率,降低光熱發電成本,會給行業帶來很大影響,國外相關研究機構也在尋求跟我們合作。”蘭泵集團總工程師馬柏青說。

目前,這項由蘭泵集團和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化物所等機構聯合研發的第四代釷基核反應堆儲能裝置核心裝備700℃超高溫熔鹽泵,打破了國際上熔鹽泵最高運行溫度僅為560℃、國內光熱電站主熔鹽泵依賴進口的現狀。

10年來,蘭州新區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累計引進優質產業項目860多個、總投資4600多億元,構建了先進裝備制造、綠色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數據信息、新能源汽車、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現代農業、節能環保等實體經濟產業集群。

蘭石、蘭泵、蘭電等企業轉型升級,加大裝備制造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助推制造業規模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蘭州新區綠色化工園區經過3年建設,已累計引進產業項目160多個、總投資600億元,落地產品近800種,替代進口、填補空白近百種﹔以優質新材料招引新能源電池企業,配套引進電池隔膜、電池管理系統及高端合金等上下游產業項目,西部新材料及新能源儲能電池生產基地正在加快建設……

堅持改革創新

對於年輕的蘭州新區來說,以改革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是其快速崛起的“基因”。

“蘭州新區的基地是我們在西北地區的唯一基地,我們在全國考察過很多地方,最終選擇了蘭州新區。”大禹防水董事長鄭憲明坦陳,原因是“新區具有‘店小二’精神,信守承諾,務實高效。企業一入場新區,臨時電就通了,需要配套天然氣,新區為我們拉來了天然氣專線。管委會主要領導經常在企業車間轉,詢問有沒有實際困難,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才實現了2018年建廠、當年投產”。 如今,大禹防水在蘭州新區生產已經4個年頭了,一年比一年好。

亮眼的成績背后,是蘭州新區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高質量發展軟實力的深刻洞見,也是新區上下勠力同心、進位爭先的生動實踐。

新區在“放管服”改革上深化“承諾即入、先建后驗”項目承諾制,開辦企業、項目投資、不動產登記等審批時限走在全國前列。新區推行“清單制+容缺受理+告知承諾”模式,使審批時限壓縮80%,前期手續成本節省30%以上。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評估在國家18個試點中位列第三,市場主體年均增速30%以上。

一項項有力度、有溫度的改革措施,吸引無數企業在這裡投資興業。

科技創新領域的改革,為蘭州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動力源”。新區相繼建成大科學裝置、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各類創新平台。科技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3.7%,科技成果轉化率達31.4%,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0%以上,在清潔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生物制藥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

走進蘭州新區重離子應用技術及裝備制造產業基地,車間“轟隆隆”作響,先進的重離子醫療設備的精密部件在機床上被細致地雕琢出來。這裡的重離子設備由蘭州科近泰基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該企業是擁有碳離子治療系統核心技術及生產制造、安裝銷售、運維能力的規模化、集中化醫療器械企業。

“重離子治療設備是由非常龐大的系統構建而成的,其精密部件對精細制造的水平要求很高,技術難度很大。目前我們能夠年產5套重離子治療設備,去年銷售額是14億元。我們還收到了來自歐美的訂單。”蘭州科近泰基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法人馬力禎介紹。

吸引“追夢人”

10年間,隨著高精尖技術產業集群和大型企業落戶,蘭州新區吸引了來自各地的高素質人才。蘭州新區結合企業需求,高標准建設職教園區,配合產業發展,培養了一大批應用型人才,滿足企業的用工需求。

今年年初,蘭州新區舉辦了2022年首場春季大型人才招聘會,共吸引了約5.5萬余名求職者,其中達成就業意向的有3.8萬多人。蘭州新區產業聚集效應增強、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產城融合步伐加快,生態環境、文旅服務業持續優化,吸引越來越多“追夢人”。

蘭州新區現代農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徐煒到新區工作已經5年了,現在主要從事生態修復以及花卉、蔬菜新優品種的引進選育工作。5年間新區的發展變化,讓他更加堅定當初到蘭州新區工作的選擇。

草業科學專業畢業的徐煒在蘭州新區農投集團找到了施展才能的空間,他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科院近物所等多家科研院所的專家進行技術合作,開展中藥材標准化育苗、航天育種、重離子輻照育種、農業新技術引進推廣等科研工作,先后獲得多項國家專利,水培蔬菜專利已在蘭州新區實現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

蘭州和盛堂制藥是新區一家醫藥企業,在職員工400余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35人,高級工程師7人。公司擁有膠囊劑、滴丸劑等7個劑型37個產品,有福康片、當歸腹痛寧滴丸等5個獨家品種。和盛堂制藥公司質量總監馬宏鵬說,“我能從青海到蘭州,最主要的就是看中蘭州新區醫藥產業的發展機遇。”

拓荒10年,蘭州新區立足西北,圍繞國家戰略,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定位准、思路清、干勁實。數據顯示,蘭州新區常住人口10年間由不足10萬增至50萬人。

“今年,蘭州新區要全面推動經濟總量和發展質量邁上新台階,成為‘強科技’的領跑者、‘強工業’的排頭兵、‘強省會’的主力軍、‘強縣域’的先行區。”蘭州新區黨工委書記楊建忠說。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8月04日   第 10 版)

(責編:焦隆、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