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本網專稿

跟著總書記看中國丨萬裡長城西起 絲路雄關新姿

王金雪 黃帆 高翔 王文嘉
2024年03月25日15:58 |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小字號

嘉峪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歷經650多年風雨洗禮,依然屹立不倒、氣勢磅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國明代萬裡長城的西端起點。

201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嘉峪關,察看關城並聽取長城保護情況介紹。習近平強調,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工作,弘揚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磅礡力量。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更是中華文明的傳承和象征。隻有讓長城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光彩,才能讓古老的長城真正“活起來 ”。

講好故事 護好長城 我家就在長城邊

文物是活著的歷史,也是民族自信的底氣。居住在嘉峪關關城腳下的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講述長城故事,守護巍巍長城。

“2002年,我就與嘉峪關結緣了。每次講解都能看到游客眼中閃爍著對歷史文化的熱愛,我也深感自豪。”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張曉燕深情地說。

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張曉燕正在給游客講解。人民網記者 黃帆攝

如今,已離開講解崗位7年之久的張曉燕在從事文物安全等本職工作之余,還是會利用閑暇時間為游客講解長城歷史文化。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我們有責任去好好保護。我想把長城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長城文化發揚光大。”張曉燕說。

長城文化不僅要用心去講,更要用行動去“丈量”。

馬利寶住在嘉峪關市新城鎮長城村,是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魏晉墓保護研究所的一位“業余文保員”。每天清晨,馬利寶都會背著手,沿著長城腳下的小路慢慢踱步,目光時刻在城牆上流連。

“我們村裡的長城已經被鐵柵欄圍起來進行保護了,這一舉措得到了全體村民的理解和積極支持。隻要路過,我就會看看有沒有垮塌的情況,如果發現問題會馬上向研究所報告。”生在長城下,長在長城村,對馬利寶而言,這是他的驕傲,守護長城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魏晉墓保護研究所共有6位像馬利寶一樣的“業余文保員”。他們與研究所保持著緊密的聯系,一旦發現問題,隻需在微信群裡簡單通報,便能迅速召集到專業文保人員前來處理。在繁忙的集市日,這些業余文保員還會化身為宣傳使者,向過往的村民和游客普及文物保護知識,提升大眾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常態監管 科技保護 守牢長城安全底線

“這是我第一次到嘉峪關城樓參觀,建筑非常雄偉。第一感覺、第一印象都特別好。”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游客張先生登上嘉峪關關城城樓后感慨“‘天下第一雄關’果然名不虛傳”。

感慨的同時,張先生也向講解員提出了心中的疑惑:“相比其他地方的文物保護工作,嘉峪關關城的保護是不是有什麼秘笈?”

對於這個問題,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頂著凜冽的寒風,該研究院長城保護研究所的幾名工作人員行走在城牆上,使用無人機和手持式監測設備進行巡檢:“我們今天去暗壁三段,去看看病害有沒有新的情況。”

長城保護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利用監測設備進行巡檢。人民網記者 黃帆攝

嘉峪關境內長城主要是夯土牆體,保護有難度,在風沙、雨水、凍融和急劇溫濕度變化等自然因素主導下,長城存在表面風化、片狀剝離、坍塌、酥鹼、裂隙發育、基礎掏蝕凹進等病害。

“鑒於長城保護方面人為因素破壞逐年減少,自然因素破壞成為最大問題的實際情況,我們的長城保護工作已由搶救性保護逐步轉為預防性保護為主。”長城保護研究所所長張斌介紹,從設置界樁、隔離網,到安裝壓力計、風速儀,嘉峪關長城保護也用上了高科技手段。

持續加大科技投入,推動長城保護方式從“看守保護”不斷向“科技保護”轉變后,嘉峪關文物保護工作者的工作重心更加明晰精准。

“有了‘黑科技’助力,不僅有效避免了人工採集數據的誤差,還節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借助科技設備採集的各項數據,經過分析研判病害成因、發展趨勢等,能更有針對性地制定維護措施,及時進行有效保護和修繕。”張斌說,目前還建立了不可移動文物安全管理責任清單以及完善的田野文物檔案,文物保護工程和文化項目正有力有序推進。

如今,運用現代監測技術對長城、關堡、烽火台開展三維掃描作業、賦存環境監測等工作,實時監測長城牆體變化以及周圍環境因素,嘉峪關文物保護部門已創建了“風險監測—綜合預報—提前預警—即時處理”的遺產保護管理工作模式,為預防新病害、找出老病因打下了堅實基礎。

文旅融合 活化利用 古長城煥發新活力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在文化發展的征程上,嘉峪關吸收著古老中華文脈的同時,也在創新發展。

在嘉峪關關城內,一位身穿鎧甲、戰靴,留著大胡子的西北漢子正在為游客演繹古時通關簽發“關照”的場景。

“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這位明州學士,你到西域有何貴干?”

通過“古言古語”的“通關話術”以及書寫、宣讀、發給加蓋公章的“通關文牒”,這位名叫李森的嘉峪關“關長”為眾多游客還原了古代嘉峪關商旅使者往來的審核查驗工作,也讓游客們對守關將軍的形象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

“我希望來嘉峪關城樓參觀的游客能了解更多關於嘉峪關的歷史和文化,而不是僅僅沖著一張‘關照’或跟我合影打卡、發短視頻而來。”李森說,讓文物“活起來”,讓文物“會說話”,需要每一個人的關注和支持。

嘉峪關關城。嘉峪關市委宣傳部供圖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做好“絲路長城+”這篇大文章,是嘉峪關市保護傳承歷史文化、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有效路徑。

“我們借助文旅融合的新契機,整合特色資源要素,挖掘特色文化內涵,提升全域旅游品質。長城作為其重要打卡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游覽。”嘉峪關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嘉峪關關城景區共接待游客281.34萬人次,同比增長556%,較歷史接待人次最高的2019年增長63%。

為推動文旅市場潛能不斷釋放,嘉峪關市爭取專項資金,推動非遺傳承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設計開發3大系列17個主題200余款文創產品,推出10余條主題旅游線路,掀起“我到嘉峪關修長城”研學熱潮,推動文旅產業升級,推動旅游人數、收入倍增。

嘉峪關市還以“長城文化”為龍頭,融合“絲路文化”“魏晉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元素,先后編輯出版了《嘉峪關筑城史》《我在嘉峪關修文物》等10余種專著,完成《長城精神研究》等省級課題10余個,通過舉辦學術交流活動、拍攝紀錄片、創作歌曲舞蹈,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和行業領軍人物到嘉峪關解讀和闡釋長城文化等活動,多角度、全方位挖掘長城歷史文化價值,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天下第一雄關”的品牌更加響亮。

2020年,嘉峪關市成功躋身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成為全國唯一入選地級市﹔2023年,國內首個以長城為主題的馬拉鬆賽事在嘉峪關鳴槍開賽﹔同年,嘉峪關市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名單……

站在絲路文化和長城文化的交匯點,無數“守關人”傾心守護,積極做好活態傳承與活化利用,讓長城文化可觀、可感、可用,古長城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未來,嘉峪關市將立足守住長城文化精神根脈,從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積累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和智慧,不斷探索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方式,以文化自信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責編:焦隆、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