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答卷

叶 子

2020年01月01日07: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新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答卷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作为一种理想和梦想,中国人对“小康”一词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愫。从汉代《礼记·礼运》以来,丰衣足食的“小康”就是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描绘,是仅次于“大同”的美好社会。

中国共产党人一向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小康这个中国老百姓孜孜以求的“千年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今天,站在2020年的第一天,这个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岁月的执着梦想,已触手可及。

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

还记得,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彼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创造性地用“小康”一词来诠释中国式的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自此,“小康社会”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被提出和广泛运用,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提出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回望来路,我们在1997年提前3年就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又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是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这两项小康社会的基本指标均较高水平实现、较大幅度超过预期目标。

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报告郑重作出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判断,并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不少人发现,党的十六大的会场标语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的十七大的标语进而提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党的十八大的标语进一步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的十九大又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从“建设”到“建成”,彰显在中共领导下中国社会奔小康迈出的大步伐。

是的,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我们对小康的追求从未停止。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已有了“时间表”“路线图”。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如今,我们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那么今天我们要全面建成的,是怎样的小康?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辛鸣认为,如果说建设更多是一种前瞻视野,是把小康社会当作一项宏大事业来做的话,建成则是从倒计时角度,着重从完成目标角度来要求的,更多强调的是紧迫感。

——这是各领域全面进步的小康。全面小康不能只是经济上的小康,而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文化产品丰富多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中央环保督察、“水十条”“土十条”、史上最严环保法等相继出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这些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着力解决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问题,着力补齐在治理水平、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方面的短板,为的就是不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更要写好“人”字。

——这是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全体人民的小康。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不能用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更不能让贫困人口通过统计数字“被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现在人均收入有多少了?”“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每次国内考察都体现着深深的民生关切,他的脚步走遍了中国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他“始终惦记着困难群众”。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甚至每一分钟,贫困人口的数量都在减少:8239万——这是6年累计的减贫人数;超1300万——这是每年平均的减贫人数;2、26、40、125、283——这是一批又一批相继宣布摘帽的贫困县。2019年的国家扶贫日,这组数字令人印象深刻。

——这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全面小康不能只是东部小康、城市小康,而应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包括“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正是着眼于全面小康要全国一盘棋。实现全面小康是不同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的发展过程,而不能是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悬殊甚至惯性拉大的过程。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在全面,更贵在全面。

中国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在迈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很多地方传来好消息——

有能力的“扶起来”,扶不了的“带起来”,带不了的“保起来”,“住不了”的“建起来”,通过精准帮扶,2017年2月26日,江西省井冈山市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

2019年5月7日,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脱贫摘帽,这标志着延安各县整体脱贫摘帽。革命老区人民过上了“大囤子圪堆小囤子满,好日子赛过山丹花红”的生活。

2019年上半年,云南宣布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三个“直过民族”实现整族脱贫。新中国成立后,这三个民族从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曾经一步跨千年,而今跑步奔小康”。

不久前,新疆最后一批贫困农牧民从高原深山和沙漠腹地搬出,住进国家和地方政府补贴的安全住房。至此,新疆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40146户、16.94万人喜迁新居。

我们欣喜地发现,再经过2020年一年的努力,完成剩余5%的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这必将令国际社会竖起大拇指。

在迈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很多模范人物涌现——

身残志坚、带领乡亲奔小康的朱彦夫,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在战场上失去四肢和左眼,却放弃疗养生活,回乡带领乡亲建设家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5年,他带领群众治山治水、脱贫致富,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山清水秀的富裕村。

“一个人、一辈子、一条渠”的黄大发,带着数百个村民,钢钎凿、风钻敲,前后历经30余年,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一条10公里的“天渠”。潺潺渠水,润泽了当地1200多人,使曾经闭塞的贫困村面貌一新。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始终奋战在科技兴农、脱贫攻坚和教书育人第一线。他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带动10万山区农民增收58.5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一个个模范人物的背后,是一批又一批勤劳的人民群众,是一天接一天从不间断的接续奋斗。好日子等不来、要不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我国亿万劳动群众是主体力量。

在迈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中国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今天点了糖醋排骨、西红柿炒鸡蛋、烤麸还有两碗饭,一共才37元。以前我和老伴总是在家里随便对付。现在好啦,可以到社区食堂点菜,还可以和很多老年朋友一起吃饭,饭菜质量很不错。”在上海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很多像张长功一样的老人过上了无忧的老年生活。

“长江真的变美了!”打出生就住在长江边的许美华,最近见到亲朋好友,总是这样讲。几年前,江苏南通长江沿岸还分布着高能耗货运码头和不少“散乱污”企业。2016年以来,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区启动生态修复和保护,腾退污染企业,整体搬迁港口,建成国家森林公园,并向市民免费开放。这里成了市民们引以为豪的“城市客厅”。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这些话不只是口号,体现在每一处微小的改变,写在人们的笑脸上,融入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追求。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们不难发现,全面小康,从需要踮起脚来够的远大目标变成了看得见、摸得到、已经非常接近的目标。我们完全有把握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千年梦圆的号角已经吹响

岁末年初,一场场会议的接连召开,一份份文件的相继发布,让人们心里暖洋洋、热腾腾。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是2020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会议对2020年重点工作作出重大部署。人民日报社论指出,2020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这对于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全面小康短板在农村。脱贫质量怎么样,全面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要看2020年“三农”工作成效。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深刻认识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坚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坚决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切实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破除准入难、融资难、回款难、中标难、维权难、转型难等一些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让民营企业再次吃下定心丸。民营经济创新源泉的充分涌流,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近日召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同样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会议认为,特别是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等各方面工作,结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攻坚克难,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奋勇工作。

时间滴答滴答过去,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日越来越近。农业农村部已确定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主题为“庆丰收、迎小康”,许多贫困村等着脱贫摘帽的验收。

将眼光拉长,距离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只剩15年,距离20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不过30年的时间。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更高的山峰等待我们去攀登、更长的道路等待我们去丈量。然而,“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仍然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回望来时路,我们步履铿锵;展望未来的路,我们踌躇满志。

全面小康即将如期实现,千年梦圆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是亿万华夏儿女魂牵梦萦的时刻。让我们一鼓作气,冲向终点,去见证历史、创造历史。

(责编:周婉婷、焦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