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消除視覺貧困 城鄉盡現“美顏”

王朝霞

2020年07月02日15:12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庄浪:消除視覺貧困 城鄉盡現“美顏”

仲夏時節,行走在庄浪大地,峽谷溝壑間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吸引了成群的水禽,或戲水或覓食﹔目之所及,河岸上、道路旁干淨整潔,鮮見垃圾,給人以清爽之感﹔步移景換,一座座新農村頻頻映入眼帘,嶄新齊整的房舍,設備齊全的鄉村廣場,房前屋后綻放的花朵,勾勒出鄉村新貌。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階段,庄浪縣鼓足干勁,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全域無垃圾治理“百日攻堅”行動,著力消除視覺貧困,構建“美顏”庄浪,干干淨淨奔小康。

河水變清澈

發源於關山的水洛河流經庄浪縣城之后,下游河段水流依然清澈,每天都有野鴨在河面逗留棲息。

庄浪縣城坐落在水洛河畔。目前縣城人口達到12萬人左右,產生的生活污水是影響水洛河水質的因素之一。為此,縣裡實施了雨污分流改造項目,鋪設了污水收集管網,城區生活污水全部收集進入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之后排放。2018年,實施了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項目,不斷提升生活污水處理能力。

鄉鎮也有了生活污水處理廠。縣裡投資2.4億元,去年在南湖、朱店等6個鄉鎮建成投用了生活污水處理站,今年在良邑、通化等5個鄉鎮開建了生活污水處理站,收集處理鄉鎮政府所在地居民和附近村社農戶生活污水。

柳梁鎮大庄村村民蒙旭新借助自家沼氣池改建廁所,家庭糞污直排沼氣池生化利用,他將沼渣、沼液作為農家肥施用給果樹,實現了循環利用。縣裡加快推進“廁所革命”,改建農村戶用衛生廁所3478座,建成行政村衛生公廁114座,從源頭上避免了農村糞污污染水源和糞堆堆巷現象的發生,也從源頭上避免了農村“臟亂差”現象,讓鄉村展現“美顏”狀態。

每天夜間巡河成為工作常態,縣裡為水洛河、庄浪河、葫蘆河這三條河流配備了縣級、鄉級、村級河長,沿河設立了河長公示牌。全縣配備縣鄉級河長44名、警長19名,查看河道衛生、排污、偷採砂石料、亂搭亂建等情況。如今,沿著水洛河順流而下,河水一路清澈,河床平整,兩岸綠草青青。據悉,水洛河在流出縣境的徐城村斷面處達到了地表水Ⅲ類水質。

村庄換新顏

走進朱店鎮楊灣村,村庄干淨整潔,巷道裡看不到柴堆、土堆、糞堆,被樹立為“清潔村庄”示范村。村民楊懷平每天將自家生活垃圾先在家裡分類處理,然后倒入村內固定的垃圾收集池,垃圾池集滿垃圾之后,由村裡拉運到朱店鎮垃圾填埋場填埋處理。

今年,縣裡將全域無垃圾治理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列入了縣列民生實事,共投資9774萬元,在庄浪縣城鄉接合部開建了庄浪城區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場,在沒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通化、永寧等11個鄉鎮各開建1處生活垃圾轉運站,收集鄉村農家生活垃圾,就近就便轉運到附近鄉鎮(或城區)生活垃圾處理場(站)處理。庄浪縣探索形成了戶分類、村(社)收集、鄉(村)轉運、縣(鄉)處理的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鏈條。

“一掃兩洒全保潔。”南湖鎮副鎮長趙喜紅這樣總結鎮政府所在街道衛生保潔機制。作為省列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鎮,南湖鎮成立了8名干部組成的城建組和22名工人組成的環衛隊,全天候清掃衛生,保持街道干淨整潔,給過往旅客留下良好印象,一些旅客途經南湖鎮誤以為進入了庄浪縣城。

庄浪縣每個鄉鎮成立了環衛隊,每個行政村平均配備了6名保潔員,開展日常保潔,及時清運垃圾。全縣配備垃圾清運車40輛、垃圾斗1632個、垃圾桶1898個、保潔車388個,修建垃圾池585個。近三年,庄浪縣用於環境保護方面的投資累計4億多元。

城鄉增綠色

天津市河西區司法局梅江司法所所長徐振強來庄浪扶貧之前,以為庄浪山荒嶺禿、植被稀少。當他看到庄浪層層梯田間挂滿紅艷艷蘋果的果樹,濃濃的綠蔭覆蓋了山野,一汪汪水庫泛著碧波,道路兩旁的行道樹茂密如傘蓋,時不時一隻隻錦雞竄進道路……讓他感到似乎回到了長江邊的老家。

徐振強眼中的綠色庄浪,是庄浪縣持續推動綠色崛起,增厚綠色發展底色的成效顯現。從2015年開始,庄浪縣每年以8萬-10萬畝的造林規模植樹播綠,累計植綠48.8萬多畝,全縣森林覆蓋率28.72%,城區綠地率30.4%,人均享有綠地11.4平方米。

夏天,不論從哪一條路進入庄浪,都會發現道路兩旁各色花卉盛放的情景。從靜庄路進入庄浪縣,一路粉紅色的格桑花爭奇斗艷。從韓店鎮前往朝那湫,沿途紫色的薰衣草奪人眼球。近年來,庄浪縣在省道、縣道、鄉道兩旁種植各色花卉,為鄉村旅游營造了美好氛圍。一年又一年,漫山遍野的“生態被子”不斷蓋厚,荒山禿嶺漸漸從人們的視野裡消失。

山青了,水綠了,空氣清新了,城鄉更加貌美了。庄浪縣空氣質量不斷提升,在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公布的今年3月全省空氣質量改善紅黑榜名單中,庄浪縣位居全省紅榜第二名,改善幅度達26.3%。

(責編:陳誠、焦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