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區舉行第二十六屆蘭洽會重點項目簽約推介活動

2020年07月03日14:33  來源:蘭州日報
分享到:
 
原標題:城關區舉行第二十六屆蘭洽會重點項目簽約推介活動

  恆大文化旅游城

  蘭州金融谷

  科創園

  杉杉奧特萊斯

  五裡鋪大型商業綜合體

  白塔山提升改造項目

  碧桂園四期

  名城廣場

  讀者印象

  七月的城關絢爛多彩,到處洋溢著激情歡樂。7月2日,第二十六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將在蘭隆重舉行,城關區採取“線上辦會、線下簽約”的方式舉行,於7月3日下午舉行重大項目簽約推介活動。

  2020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城關區積極應對疫情對招商引資工作的不利影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跟中央和省市實施部署和“十四五”規劃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的目標,圍繞“黃河之濱,人文城關”,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新基建,絲綢之路信息港建設等重大戰略和政策機遇,加快發展以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經濟,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於2019年4月開始,積極打造“蘭州科技創新園”。力爭3至5年時間將其建設成為城關區數據信息產業發展基地,通過5至7年時間建設成為全市、全省具有重要影響力和示范帶動作用的區域性數據信息產業創新發展中心。未來科創園將以蘭州網易聯合創新中心、中軟國際蘭州數字經濟創新基地為支撐,以人工智能、生物技術、光電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為主導,打造院士聯合服務中心、極客學院、工業互聯網科創中心等設施﹔並向動漫游戲制作、影視特效制作、數字互動娛樂、網紅孵化、短視頻制作等領域拓展邁進,培育數字信息產業高地,大展5G、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融媒體、智慧城市等最新科技魅力,開啟城市智慧新生活。同時堅持把服務企業、服務項目、服務發展作為頭等大事,深入開展千企萬商大走訪、“放管服”改革等多項工作,加快產業布局和項目落地建設,並在此基礎上包裝、凝練、布局一批重點項目,通過吸引大量社會投資,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做大做強總部經濟,持續提升電子商務、會展經濟、金融服務、地鐵經濟等現代服務業水平,加速推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加快推動城關經濟轉型跨越發展。

  在第二十六屆蘭洽會上,城關區將本著“務實、節儉、高效”原則,按照“簽約重質量、推進重落地、賓客重檔次”思路,組織動員全區各部門街道齊心協力,積極做好本屆蘭洽會各項籌備工作,以全面實現推介項目、展示形象、合作交流、提升實力的工作目標。面對今年疫情對招商引資工作的巨大影響,為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城關區緊抓絲路經濟帶建設發展契機,圍繞區委區政府“招真商、真招商”和“招商有功、招商有責、招商有序、招商有方”指導思想,有效應對疫情、創新開展招商,積極做好第二十六屆“蘭洽會”各項工作,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展示城關文化魅力、增強城市影響力,全面組織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引導項目分區分類落戶城關。

  近幾年來,城關區通過招商引資工作,增強了固定資產投資,改善了城市環境面貌,加速了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了政府職能轉換,增加了就業崗位,擴大了對外開放。不僅大大提升了城關區黨委政府對外形象,更為加快城關轉型跨越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與此同時,城關區通過對項目精細化包裝,加強邀請客商考察交流,加大項目跟蹤服務力度,同時開展“產業招商”、“專業招商”、“以商招商”、“節會招商”、“精准招商”等系列活動,使得城關區的投資環境、資源優勢、產業優勢、產業布局、特色經濟得到廣泛宣傳。特別是在棚戶區改造、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金融服務、電子商務、文化旅游、社會養老等產業招商方面取得豐碩的成果,一個經濟發達、就業充分、保障完善、社會安全、教育優化、文化繁榮、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城區已現雛形。

  今天舉行的第二十六屆城關區蘭洽會共簽約項目22個,總投資額488億元。其中,現代服務類項目10個,投資額146億元﹔基礎設施類項目4個,投資額270億元﹔文旅康養類項目3個,投資額26億元﹔金融類項目1個,投資額5億元﹔信息技術類項目1個,投資額6億元﹔商貿服務類項目1個,投資額23億元:其它類項目2個,投資額12億元。按照投資規模劃分:10億元以上項目10項,1億元至10億元項目8項,1億元以下項目4項。

  本屆蘭洽會的簽約項目,體現出空間拓展增強、文化引領突出、產業轉型升級等特點,這些項目的簽約,將更進一步提升城關區城市面貌,擴大城關區對外開放,增加政府稅收。同時,這些項目的簽約,將進一步促進來城關區投資企業了解活力多彩的城關區,為城關區的知名度增添了軟實力。

  集聚六大優勢 助力城關發展

  城關區是省會蘭州的中心區,區域總面積208平方公裡,建城區面積65平方公裡。行政管轄25個街道、152個社區和18個行政村。有漢、回、滿、蒙古、藏、維吾爾等52個民族,現有常住人口133萬,流動人口50萬。

  經濟實力居全省86個區縣之首,2019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35億元,經濟總量分別佔全市、全省的36.5%、11.9%。經過多年發展,城關區集聚了“六大優勢”。

  經過多年來的持續健康發展,為城關發展集聚了六大優勢:

  區位優勢明顯

  城關區地處中國陸域版圖幾何中心,是全國唯一的集省、市、區三級黨政機關於一地的縣區,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中心。區內各類單位集聚,其中,中央駐區單位60家,省級單位865家,市級單位916家,駐區部隊58家,為率先發展帶來了更多政策、資金支持。

  智力資源富集

  城關區內有蘭州大學、中科院蘭州分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510所、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124家,有各類科技專業人才20萬人,兩院院士20名,科技研發類企業800多家,轄區共有234所中小學和幼兒園,優質教育資源佔到全市50%以上﹔2019年申請國家專利4462件,佔全市、全省的比重分別為32.5%和16.2%,特別是以中科院駐蘭院所為代表的尖端科研單位,以蘭州大學為代表的知名高等院校,以兩院院士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隊伍,為轉型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撐。

  交通信息發達

  城關區承東啟西、連南襟北,有空運航線194條,公路及高速公路32條,蘭新、寶蘭、蘭渝等11條鐵路干線交匯,城際鐵路、軌道交通方便快捷﹔5G網絡試點城市核心區年內建成,大數據、雲計算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各類通訊網絡暢通,為全區開放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信息支持和互聯互通基礎。

  金融服務優質

  轄區銀行、証券、保險、小額貸款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集聚眾多,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22家銀行機構在城關設立網點447個,29家保險公司、36家証券公司、44家小額貸款公司在城關設立機構,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個性化的融資保障。

  文旅資源豐富

  城關區歷史文化厚重,絲路文化、黃河文化、伏羲文化、宗教文化在這裡交匯融合,南北兩山遙相呼應,九曲黃河浩浩東流,蘭州八景的五泉飛瀑、蘭山煙雨、白塔層巒、河樓遠眺、古剎晨鐘等五景位於城關,現有蘭州碑林、天下黃河第一橋等歷代文物古跡92處,《讀者》《絲路花雨》等一批文化藝術精品享譽世界。雙金“蘭馬”等品牌節會賽事的舉辦,大幅提升了城市知名度。

  消費潛力巨大

  作為全省商貿核心區,近兩年外來旅游人數驟增,2019年接待國內外游客5075.8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90.65億元,中山橋、正寧路夜市等一批網紅打卡地享譽全國,蜚聲中外的蘭州牛肉面日銷售額達500萬元,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全市比重達54%以上。隨著鴻運金茂、盛達廣場、杉杉奧特萊斯等城市綜合體的相繼建成,個性化、沉浸式、體驗性等現代消費體系加快構建。

  今后,城關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和“十四五”規劃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的目標,重點實施城市空間拓展、城市有機更新、精致蘭州建設、產業轉型升級,認真描繪首善城關、山水城關、人文城關、品質城關發展藍圖,不斷優化經濟結構、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公共服務、創新社會治理,著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幸福新城關。

  改善營商環境 助力項目建設

  重視縣級領導包抓和項目管理團隊工作,圍繞“精准服務、提升效能”,積極對接溝通、實地走訪,全面了解企業訴求、掌握項目進展情況,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先后服務上海大華集團、和家和城市中央廚房、新城控股等投資企業在城關區選址﹔協助解決華潤二十四城、330千伏輸變電站等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海亮教育產業園、華潤萬象城等18個城關區重點推進的招商引資項目。

  圍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通過團隊服務、“小蘭幫辦”“挂圖作戰”等方式,甘當企業發展的“店小二”,118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十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減到34至77個工作日,企業登記注冊時限壓縮至3個工作日,出台《城關區促進科技創新發展扶持辦法》《重點產業發展扶持獎勵辦法》《文化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扶持辦法》等一系列扶持辦法,入駐企業充分享受了國家和省、市、區出台的土地、稅收、扶持獎勵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客商的滿意度持續提升。當前,城關正處於轉型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著“一帶一路”建設、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蘭西城市群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機遇和利好政策,城關區將為廣大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努力打造放心投資、舒心創業、安心發展的營商環境。

  依托空間布局 招項目引產業

  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

  城關區進入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將緊抓中央和省市實施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充分發揮城關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加大招商選資力度,激發經濟增長新動能,努力打造成為帶動全市,服務全省的現代服務業中心。

  結構調整開啟新思路

  城關區作為蘭州市主城區,面臨建設用地資源緊張,三產內部結構不優,傳統服務業仍佔主導,新興產業發展不足的現狀,城關區將以“城市空間拓展,城市有機更新,精致蘭州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為發展思路,一是盤活用好存量土地資源,同時加快拓展城市發展新空間,整理開發更多建設用地,進行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標准招商,使其成為城市經濟發展和形象品位提升的新引擎﹔二是對主城區人口、產業進行疏解,合理布局,完善配套,實現多個核心錯位互補式發展,不斷改善轄區群眾居住條件,提升城區整體形象﹔三是以創新思維經營城市,全面推進城市建管各項工作,不斷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完善十五分鐘生活城市功能圈,努力打造精致城關品質內核,讓城關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首善之區。四是堅持把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抓手,做大做強現代商貿業主導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總部經濟、電子商務、現代金融、文化旅游、會展經濟、地鐵經濟等六新經濟。加強主體培育、平台創設和項目建設,吸引龍頭企業進駐,發揮帶動引領,引導產業集聚,做強做長產業鏈,激發經濟新活力,構建現代服務業新體系。

  空間布局與產業發展

  (一)城市空間拓展

  受空間地理條件制約,城關區土地資源緊缺、發展空間嚴重不足。近年來,我們充分利用國家和省市未利用土地開發契機,實施青白石、九州土地整理開發工程,拓展城市空間11.5平方公裡。目前,我們正在充分利用第五版全市國土空間規劃和差異圖斑調整契機,科學規劃城市發展,精心編制《城關區“金土地”儲備規劃》《“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和《城關區十五分鐘生活圈(社區級)配套設施專項規劃》,繪制“三合一”藍圖,為全區項目建設、產業布局提供用地參考。

  “十三五”末到“十四五”期間,我們將採取外延上拓展、內涵上挖潛等方式擴大發展空間,具體為:向東加快高灘、駙馬村、古城坪等區域的規劃建設﹔向西實施白塔山、金城關內涵挖潛和品質提升工程﹔向南開展蘭山生態修復、發展特色農業﹔向北繼續拓展青白石和九州片區。實現空間拓展約2萬畝。

  在青白石片區,以產城融合為理念,加快荒山、荒坡、未利用地的整體開發,重點發展文旅地產、養生地產等城市新型房地產,城市綜合體、商業綜合體及社區服務項目。大力支持恆大蘭州文化旅游城、碧桂園森林裡、碧桂園文璟城二期、奧萊小鎮項目的推進,建設產城一體“生活、生產、生態”融合發展的產業新城。

  在三條嶺三條溝片區,以土地整理開發為載體,建設城市功能拓展區,同時承接主城區功能調整、產業轉移和人口疏解。結合廟灘子、恆大等黃河北岸商業次中心建設,推進教育產業園,豐富城市內涵,提升城市品位。

  在白塔山九州片區,以生態旅游養生文化項目為龍頭,積極謀劃生態養老、旅游休閑、文化創意產業項目,整合周邊現有文廟、文溯閣、碑林等文化景點,完善基礎設施,力爭打造“山水蘭州攬勝區、生態養生的示范基地、文化旅游體驗窗口、休閑娛樂集聚中心和高端業態旅游經濟帶”大力支持恆大養生谷項目。

  (二)城市有機更新

  城關區是典型的老城區,人口密度大,老舊樓院多。近年來,城關區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工程,相繼實施了蘭州環球中心、甘肅煤炭大院、蘭州燈泡廠、華潤二十四城等61個項目,完成改造28373戶,新開工建設面積約288萬平方米。

  今后,城關區將充分利用國家第四批補短板重大項目融資、國開行工程項目復工流動資金貸款等扶持政策,按照“全域統籌、異地平衡、難易結合、成片開發”的原則,重點圍繞“一區”(舊城區)、“兩坪”(桃樹坪、伏龍坪)、“六片”(東崗、雁灘、青白石、鹽場、紅泥溝、南磚瓦窯)實施棚戶區改造,不斷改善轄區群眾居住條件,提升城區整體形象。同時,充分借助工業企業和批發市場“出城入園”契機,通過搬遷改造、土地置換等方式,盤活閑置低效土地資源,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用國土空間的存量,創造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增量。

  (三)精致蘭州建設

  近年來,城關區以創新思維經營城市,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的要求,對標“都會”目標、踐行“精致”標准,全面推進城市建管各項工作,不斷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著力打造“蘭州藍”城市名片,使“黃河之濱”越來越美,城市人氣越來越旺。

  今后,城關區將牢固樹立“品質城關”理念,堅持“精准問題、精確需求、精細管理、精心服務”的思路,依托大蘭山生態修復、“讀者印象”精品街區、白塔山綜合提升改造、黃河兩岸建筑立面節能改造等項目,充分挖掘“兩山一河”自然稟賦,高品質做好黃河文章,讓黃河之濱美上加美。同時,充分利用國家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和蘭州市“城市雙修”政策機遇,從細微處入手,從薄弱處發力,不斷補齊各類基礎設施短板弱項,完善十五分鐘生活城市功能圈,努力打造精致城關品質內核,讓城關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首善之區、山水之城、人文之域、品質之都。

  (四)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城關區堅持把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抓手,編制出台各類產業支持扶持辦法,大力培育樓宇經濟、地鐵經濟、電子商務、會展經濟、數據信息、現代金融等“六新經濟”,建成蘭州科技創新園、城關區雙創園?蘭大園區,成功引進西北首家網易聯合創新中心,2019年,電商交易額實現500億元,會展交易額突破100億元,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達85%以上,現代服務業佔第三產業比重穩步提升,第三產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

  今后,城關區將立足“全省現代服務業中心”的功能定位,通過在“總量中調結構,增量中促轉型”的思路,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電子商務、地鐵經濟、總部經濟、金融結算等新興產業,按照“一線、兩帶、四圈、六片區”進行布局,加快地鐵沿線空間綜合開發利用,建設沿黃生態與歷史文化觀光和大蘭山生態觀光休閑兩條產業帶,升級西關、南關、東方紅廣場、東部四大城市傳統商圈業態,全力打造蘭州科技創新園、黃河北現代商業區、東部商業副中心、三條嶺教育園區、段家灘文化創意產業園、青白石生態康養六大產業聚集區,著力提升產業集約化發展水平,推動城關經濟轉型發展。

  特別推介蘭州科技創新園。該園位於城關區東崗片區,緊鄰軌道交通一號線東崗始發站,佔地約312畝,總建筑面積約78.9萬平方米,現有建筑面積21.4萬平方米,由四棟相互獨立又融為一體的現代科技建筑組成﹔配套服務設施項目佔地189畝,總建筑面積約57.5萬平方米,配套的星級酒店、人才公寓、學校等設施正在抓緊建設。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相關單位的支持下,我們正在努力將其打造成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科技創新產業園,全面帶動城關區產業轉型升級。2019年7月,成功簽約網易公司,引進落地網易(蘭州)聯合創新中心項目﹔2020年6月5日,正式簽約中軟國際,本屆蘭洽會正式簽訂《“中軟國際蘭州數字經濟創新基地”落地合作協議》,中軟國際蘭州數字經濟創新基地項目,將通過建設“互聯網+軟件”服務平台、信息化全生命周期管理雲平台、蘭州產業智融加速器、蘭州雲上軟件園、新工科產業學院等平台,推動規模化的軟件服務集聚,滿足本土IT人才就業需求,構建軟件經濟生態圈,推動區域傳統產業結構性調整。目前,已有40余家企業簽訂入園協議,華為、京東雲、今日頭條等一批知名企業正在洽談對接中。

  網易(蘭州)聯合創新中心項目,以網易杭州研究院為核心,通過整合網易在游戲、傳媒、教育、電商、雲服務等互聯網方面的優勢資源,結合蘭州實際,著力打造“1個載體+3個中心+4大賦能體系”的集研發、孵化、交易及產業化全鏈條網易數字信息科創園區,業務涵蓋人工智能、電競游戲、智慧產業、現代服務、金融貿易、物聯網、電子商務等產業。

  我們也希望通過吸引網易、中軟國際等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園區,力爭通過3至5年時間,將園區打造成為西北地區科技創新名片、全國數字經濟的標杆園區和創新高地。

  重點項目推介 緊盯四大方面

  城市空間拓展方面

  重點推介項目:三條溝土地開發整理、三條嶺土地熟化、劉家灘打捆地塊、沿河(鹼水溝、青石灣、青山、楊家灣)四村整體開發、駙馬村-古城坪整體開發、7437廠綜合體開發項目、甘肅信和倉儲園、金城文萃園項目、北龍口汽車文旅小鎮項目等項目。

  城市有機更新方面

  重點推介項目:紅泥溝、付家巷、隴西路、南磚瓦窯、東李家灣、雁灘片區整體開發、蘭柴廠家屬院、甘肅煤炭大院片區、甘肅省水利水電工程局九州住宅小區、嘉峪關西路民航小區、甘肅建投地產·金悅府、造紙廠家屬院、商學院家屬院、甘肅新華印刷廠棚戶區、蘭州蘭電棚戶區改造建設、油泵油嘴廠、大眾巷社區片區、金塔巷社區片區、隴西路社區片區、八冶建設集團蘭州基地、小車廠等棚戶區改造項目。

  精致蘭州建設方面

  重點推介項目:“讀者印象”精品街區、白塔山文化旅游大景區、蘭山萬畝觀光農業、營盤嶺蘭州戰役遺址公園、龍首山庄精品酒店、五一山森林文化生態旅游區整體改造、老舊小區改造、河洪道綜合治理、南關民族風味一條街提升改造、東歐世貿廣場夜經濟綜合項目、“潮蘭州”原創動漫IP文旅創意品牌推廣及產品開發項目、金駱駝黃河石藝項目、徐家山國家森林公園“中正山”文化旅游項目、甘肅李海明琺琅藝術館項目、“交響絲路·如意甘肅”動漫產品研發及旅游應用示范項目等項目。

  產業轉型升級方面

  重點推介項目:蘭州科技創新園、恆大文化旅游城、恆大養生谷、際華金融中心、廣武門金融街、西關地鐵網紅街、奧萊小鎮、《石友》雜志、創意文化產業園招商項目、新悅匯購物中心、蘭雅星河灣、東甌兒童城、東甌世貿廣場、金生大廈、蘭州五一賓館、鴻運金茂城市綜合體、伊真大廈、弘業大廈、比科新大廈、中科銀座、盛達金融廣場等項目。

(責編:焦隆、周婉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