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視覺貧困”村貌“華麗轉身”

榆中縣全力整治人居環境提升農村顏值

楊貴智 謝蓉

2020年07月21日14:45  來源:蘭州日報
 
原標題:消除“視覺貧困”村貌“華麗轉身”

一抹抹紅色身影穿梭在農村大街小巷,一把把掃帚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一台台機械推倒一處處危舊房、廢棄庄院、殘垣斷壁……兩個多月來,榆中縣“拆危治亂”攻堅戰徹底改變了多年來農村臟亂差的“視覺貧困”。如今,從山區到川源,從村社主干道到河塘溝渠,從房前屋后到村庄周邊,從山鄉的溝溝屲屲到角角落落,三堆減少了,河塘溝渠干淨了,村社道路整潔了,一座座破舊廢棄危房拆除復墾著……除了“頑疾”,美了“顏值”,塑了“氣質”,榆中山鄉的每一寸土地因這場拆危(違)治亂的環境整治攻堅行動正在迅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人居環境的大力改善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現全面小康的先決條件,已經成了建設“品質榆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仗硬仗。

據悉,兩個多月來,榆中縣各鄉鎮緊盯“凡危必拆、違建清零,逢亂必治、不留死角,建管並重、提質增效”目標要求,深謀劃、嚴部署,細安排、出實招,下狠功、促落實,打出一套“補短板、強弱項、抓重點、攻難點”的“組合拳”,由主到次,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層層推進,鐵腕整治“斷危違”,攻堅清除“臟亂差”,用實際行動為美麗宜居鄉村按下“美顏鍵”,美化環境底子、提升鄉村顏值,力爭徹底消除“視覺貧困”,實現全縣村容村貌“華麗轉身”。

“逢戶”必入,宣傳引導造氛圍

自整治攻堅戰開戰以來,榆中縣充分利用大喇叭、微信群、村民會議、張貼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大力宣傳農村閑置廢棄危舊房拆除和集中攻堅整治“十四亂”,增強群眾環境保護意識。同時針對部分群眾思想認識不足、亂堆亂放嚴重的現象,發揮鄉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宣傳員”作用,反復入戶走訪,拉家常、說道理、講政策,引導其主動參與到拆危(違)治亂工作中,形成了人人關注、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目前已累計發放宣傳材料5891份,懸挂橫幅571條,召開村民會議514次,發動參與人員17037人次。

“危違”必拆,重拳出擊塑形象

在拆危治違進程中,榆中縣堅持“危違必拆、應拆盡拆”,在前期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建立專項台賬,緊盯“沖刺清零”目標,遵循“先易后難、因戶施策、壓茬推進”原則,採取以機械為主、人工為輔、人機結合的方式,組織鄉村干部積極參與,持續發力拆除影響村容村貌、群眾生產生活安全的危舊房和“空心房”,以及長期廢置、有安全隱患、影響村容村貌的殘損破敗牆體、畜禽圈舍、枯井旱窖、路旁巷內違章建筑,確保不漏一戶一宅危舊房,不落一截一段殘垣斷壁,不留一處一間雜亂無序違章建筑,全面消除“形象貧困”,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夯實了堅實基礎。截至目前,共拆除危險房屋133戶、農村閑置廢棄住宅3301戶、殘垣斷壁51180平方米、房牆棚圈等雜亂無序建筑物1223處﹔“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共涉及964戶搬遷農戶中,除符合舊房保留政策的68戶外,剩余896戶符合拆除政策的舊房已全部拆除,應復墾868戶(一宅兩戶隻拆除不復墾共28戶)已全部復墾,復墾率100%。

“遇亂”必治,整容村貌靚顏值

兩個月時間裡,榆中縣鄉村干部群眾齊上陣,重點對交通干線、村庄主街道、景區周邊、河渠溝道、田野地頭、山坡窪地等區域的“十四亂”進行了攻堅整治,做到了“不落一處、不留一點”,徹底改變了農村“臟、亂、差”現象。同時,對缺乏勞動力和房內雜物較多的群眾,積極組織黨員干部、婦女組織、公益性崗位人員,幫助清理房內雜物和庭院垃圾、整理農用工具等,為治亂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截至目前,累計動用機械機具4964台次,清理非正規垃圾堆放點2634處、三堆6854處,清運處理生活垃圾11720噸,整治衛生死角8198處、污水亂排亂放152處、河道亂採亂挖17處、線纜和廣告牌匾亂拉亂挂1444處、公共空間和道路亂擠亂佔926處,疏浚河塘溝渠308處,治理車輛亂停亂放2612處,填埋村內枯井137處。

“陋廁”必改,摒棄陋習倡文明

“廁所革命”是消除“貧困視覺”的硬仗,榆中縣在這次整治攻堅戰中牢固樹立“小廁所、大文明,小廁所、大民生”理念,以方便群眾如廁為目的,以消除露天廁所、建設衛生廁所為重點,持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在潤物細無聲中改變群眾觀念和如廁習慣,使講衛生、衛生好在農村成為常態,真正改變農村人居環境,不斷增強群眾幸福指數。目前7215座改廁任務已建成5158座、在建1365座,建成和在建共6523座,佔全縣年度總任務數的90.41%。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楊貴智 特約記者 謝蓉

(責編:焦隆、陳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