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視頻網站B站上架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拍攝的四大名著電視劇——1998年版《水滸傳》、1994年版《三國演義》、1987年版《紅樓夢》和1986版《西游記》,受到用戶熱評,評分飆升至9.9分。一時間,對年輕觀眾何以突破“代溝”、“追捧起比自己年齡還大的經典電視劇”的討論充盈於媒體。其中固然有對當下影視劇的反思,但更重要的似乎是,這一現象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經典之為經典的價值:四大名著的敘事藝術有著豐富的內涵可供解讀,在其核心元素保留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一代代人的不斷闡釋,疊加了不同時代內涵。這種經典的反復式演化可以稱之為一種回旋式文化現象。
“四大名著”的盛名延續至今,是一代代讀者予以解讀的結果。《紅樓夢》雖然是作家創作,但各種點評、續寫使其形成一道獨特的“紅學”景觀﹔另外三部名著,都是從民間傳說開始,經說書、文人加工、戲曲改編、電影電視劇制作、電子游戲開發……形成了“名著”IP豐富的文化內涵。作為經典,它們如圭臬一般,供后來者景仰,供他們汲取元素,進行新的創作。從《大話西游》到《三國殺》,經典化身為人物、橋段、服飾、台詞等元素,融合進新的流行文化之中。而時代越向前,這種文化融合的潮流就越浩大,后來者創新的資源與基礎就越豐厚。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四大名著的當代傳播可以發現,它們代表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峰,吸引著不同時代的人們前往“攀登”﹔而不同時代的人們也攜帶著自己的文化基因,將屬於他們的旗幟插在這些高峰之上。早先《百家講壇》解讀四大名著即有此感,而這一次插在其上的旗幟則是在年輕觀眾中風行的“彈幕”。
B站以彈幕聞名。從感慨女兒國國王“好有趣”,到把“桃園三結義”理解成超級創業者與天使投資人一並合伙出道﹔從悟空出海求法“回來就是海歸”,到劉姥姥進大觀園是單口相聲的“倫理梗”,一種“以今格古”的融合文化形態得到了十足的體現。它如同一陣旋風,回溯式地將過往的文本卷入當代潮流之中,從中激發出屬於當代觀眾的集體認同。譬如《三國演義》“智收姜維”一集中,諸葛亮直斥“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的畫面成為社交表情包的一時之選,B站劇集播放到此處,大量網友涌入,以“全體起立”式的彈幕進行“打卡”,形成彼此認同。
這種回旋還反映著當代觀眾對經典的尊重與認可,對個人情感和情緒的促發,從而形成一種新的經典認知。比如有網友對《紅樓夢》中《枉凝眉》詞的使用,有的打趣,有的深情,恰為經典與當代文化生活的雙向介入,提供了例証。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就是能夠被不同時代賦予不同的含義。融合時代,這種回旋式的文化景觀可以給予人們更多的想象,同時也提示著文藝創作要有更深切的精品意識,以求無愧於未來年輕觀眾那一次次“回眸”。
(作者系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
推進智慧化管控系統 蘭州市500余家“網約房”納入治安管理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近年來,網上提供房源、網上簽訂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網約房”日益增多。據蘭州市公安部門統計,目前蘭州市共登記“網約房”500余家…【詳細】
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首映 人民網蘭州8月10日電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舉行首映禮。該片由甘南州委宣傳部出品,前后拍攝制作歷時四個多月。 “甘南這塊美麗的土…【詳細】
蘭州新區開出首張《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 助力企業“走出去”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日前,蘭州新區稅務局為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的蘭州大宏工程設備有限公司開具了《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証明》。據悉,這是蘭州新區開出的第一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