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節前慰問脫貧戶,上門摸清需求,提供精准幫扶——
送物資送技能 解難題保健康(送溫暖 過新年①)
開欄的話
新春將至,年味漸濃,各地開展各類送溫暖活動,為脫貧戶、城市困難群體送去關愛,為堅守崗位的一線工作者提供保障,確保他們都能過一個溫馨年、幸福年。本版今起推出“送溫暖 過新年”系列報道,呈現各地的暖心舉措,敬請關注。
甘肅康樂——
生活物資送到家
節前慰問暖人心
臨近春節,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八鬆鄉魏寨村一派熱鬧景象:農民運動會火熱進行,籃球賽、廣場舞輪番上演﹔村頭集市上,人們精挑細選購置年貨,滿載而歸。
走進脫貧戶康有福家,溫暖的陽光把房屋照得亮堂堂。廚房裡,夫妻倆一個剁肉、一個切菜,忙得不亦樂乎。撒澱粉、拌雞蛋、放調料,默契配合下,一盆肉泥很快准備妥當。
起鍋燒油,妻子孟海霞抓起一把肉泥,手心輕輕一擠,圓圓的肉球便從手裡溜入鍋中,翻滾幾下后順勢撈起,金黃酥脆的肉丸就做好了,飄出一陣香味。“大小合適,容易炸透。來!嘗嘗看咋樣?”說話間,駐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鄧漢生手提棉被、春聯和菜籽油走了進來。兩米寬的棉被,足夠兩人蓋﹔4副春聯,有寬有窄,房門屋門都能貼。“太感謝了!現在啥都不缺。”康有福說。
36歲的康有福過去靠種地謀生,農閑時節到縣城周邊打零工,妻子在家照看老人和小孩,“家庭年收入1萬多元,1人賺錢6人花,日子過得緊巴巴。”后來,政府組織開展技能培訓,康有福取得瓦工証,收入翻了一番。
可惜好景不長,不足1年,康有福蓋房時摔傷膝蓋,在家躺了半年多,從此干體力活受限,讓本不寬裕的家庭雪上加霜,2013年被認定為貧困戶。轉機來自縣裡的精准扶貧貸款政策,3年免息。康有福申請了5萬元搞養殖,鄉畜牧站提供技術指導,放開手腳的康有福,不足3年便還完貸款,徹底甩掉“窮帽子”。
“以前做碗臊子面,煮幾根大骨頭就是過年。現在雞鴨魚肉、瓜果蔬菜,想吃啥就買啥。”如今,康有福養了130隻羊,收入越來越高,生活越過越好。“趁著天還早,待會兒到集市上再買點海鮮,孩子們愛吃著哩!”出門前,康有福不忘提醒妻子,炸油餅時記得添點新菜籽油,寓意新年有個好兆頭。
不隻魏寨村,在康樂,省市各級幫扶單位、縣直部門廣泛開展節前慰問活動,為近萬戶困難群眾發放了價值2000多萬元的棉被、米、面、油、煤炭等生活物資,確保脫貧群眾過一個溫馨祥和的春節。
“開春以后,我打算把圈舍再擴大,養殖規模爭取達到150隻以上。”談及未來,康有福信心滿滿。
青海門源——
加強監測固成果
培育產業助致富
臘月二十,從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縣城出發,一路向西行駛,平整的土地、金黃的草場依次出現,一個小時左右,就來到了皇城鄉西灘村。村民李樹軍正和鄉裡的工作人員,一起忙活著炸麻花,陣陣香氣扑鼻而來,讓人倍感溫馨。
而就在十幾天前的夜裡,李樹軍還在犯愁。1月8日凌晨,熟睡中的李樹軍被一陣猛烈的晃動搖醒,“地震了!”顧不上收拾東西,他和妻子第一時間沖到院子裡,看著屋頂上有瓦片掉落、電也停了,他們非常焦急。
2016年,在駐村工作組的幫扶下,李樹軍通過牛羊養殖脫了貧,不僅攢錢把家裡的房子又翻新了一遍,還裡裡外外買了不少新家具。這兩年,眼看著日子一天天好起來,沒想到又遭遇地震,“要是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可咋辦呀?”李樹軍和妻子很擔心。
地震終於停了,趁著月色,李樹軍跑到羊圈裡仔細檢查了一遍,幸好圈牆都沒有倒塌,牛羊也都沒有受損。一個小時后,鄉裡的工作人員趕到了他家裡,第一時間接通電路。燈泡亮起,李樹軍把房子裡裡外外認認真真地檢查了一遍,除了幾片瓦掉落、東側牆體有細微的裂縫外,其它一切正常。第二天一大早,鄉裡又組織專業人員對房屋狀況進行了鑒定,確保不影響居住后,又組織工人進行了加固。
“我們第一時間轉移、安置受災群眾249戶,同時為他們送去了米面、被子等生活用品,並對各家的受災情況進行了詳細統計。”皇城鄉鄉長阿杏仁告訴記者:“接下來,我們將對脫貧戶的住房、教育、醫療、就業等變化情況加強監測,同時,發揮專業合作社的帶頭作用,培育草場放牧、飼草種植、飼料加工、良種養殖等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產業鏈條,確保大伙的日子更上一層樓。”
火爐搭起來、奶茶煮起來……這兩天,鄉裡又給受災比較嚴重的鄉親們准備了米面油,還有窗花對聯,派工作組上門了解大家的難處,精准幫扶。聽說年后鄉上還要舉辦養殖技能和電焊技能培訓,李樹軍二話不說報了名。“技多不壓身,將來咱把牛羊放到合作社,還能出去打工,又是一份收入。”談笑間,李樹軍信心滿滿。
轉眼已是傍晚,遠山烘托出點點星辰,草原上飄起淡淡炊煙,把牛羊趕到圈裡,李樹軍也卸去了一天的疲憊,回到屋裡,又往火爐裡添了幾塊牛糞,藍色的火苗跳得更旺了。
雲南怒江——
巡回義診進社區
群眾過上健康年
“快過年了,州裡的醫生來社區給大家義診,讓大伙兒過個健康年!”春節將至,一個好消息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城牆壩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和諧社區裡傳開了。
“這兩天腰痛得厲害,要不去看看?”50歲的居民四馬命是從瀘水市洛本卓鄉色德村搬遷到城裡的脫貧戶,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為了迎接春節,這兩天她忙著打掃家裡衛生,外出置辦年貨,腰痛的老毛病又嚴重了。
下午2點,社區廣場人頭攢動。廣場邊,整齊擺放了一排醫生的介紹展板。骨傷科、內科、兒科……當天參加義診的14名醫生,都是從上海來怒江幫扶的醫療專家。
跟著醫護人員的導診提示,四馬命來到骨傷科的就診區域,接待她的是上海市中醫醫院對口支援怒江州中醫醫院醫療隊隊長,骨傷科陳林醫師。
詳細詢問了四馬命的身體情況,陳林開始給她做針灸和手法按摩。“不要久站久坐,少提重物。”陳林一邊治療,一邊告知她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宣講健康幫扶政策:“保守治療隻能起到緩解作用,有空去醫院檢查下,有醫保能報銷,花不了太多錢。”
20多分鐘的治療很快結束,四馬命驚喜地發現腰部疼痛得到明顯緩解,身體也輕鬆許多。
“謝謝醫生,腰不痛了,這下能過個好年了!”四馬命連連道謝。
城牆壩社區的義診活動從下午2點持續到6點,陳林和其他上海援助怒江醫療隊的成員接待了500多名前來問診的社區群眾。看到大家喜悅的面孔,陳林覺得辛苦點也值得。
據了解,為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一步做好東西部協作結對幫扶工作,自2021年9月15日起,上海市累計派出14名醫護人員,對怒江州的5家醫院開展醫療幫扶。
春節將至,上海援助怒江醫療隊在當地衛健部門和援助單位的支持配合下,先后前往怒江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福貢縣、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瀘水市的4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計劃開展為期一周的巡回義診活動,為脫貧群眾提供醫療診療服務、免費發放藥品、宣講健康知識,幫助脫貧群眾過一個健康年、暖心年。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25日 第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