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2020專題>>甘肅·金昌>>動態新聞

一抹“志願紅” 一城“文明風”

——金川區志願服務鋪就城市溫暖底色

謝曉玲
2022年02月17日08:43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抹“志願紅” 一城“文明風”

他們是黨員干部、退役軍人,是醫生、律師……他們是熱愛這座城市的普通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一抹“志願紅”,一城“文明風”。近年來,金昌市金川區切實推進“志願之城”建設,標准化規范化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驛站,搭建起志願者、服務對象、服務項目暢通對接的平台,數萬名志願者用實際行動生動踐行志願者精神,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前沿,在推進鄉村振興、社會治理、文明城市創建的道路上,心懷人民,服務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繪就金川最亮麗的風景,鋪就城市的溫暖底色。

志願服務推進社會共建共治共享

每逢周六,金川區昌豐裡社區的志願者都要深入居民樓道、小區衛生死角,整理搬離廢雜物、舊物,對居民進行疫情防控、文明停車和創建文明典范城市等宣傳教育。

在金川區,“逢六上街”志願服務是一項常態化志願服務活動。在為居民群眾營造安全有序、清潔美好的生活環境過程中,金川區探索有效運行機制,整合資源平台,完善全區志願服務工作協同機制,建立起文明辦牽頭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志願服務工作機制和平台,數萬名志願者在一個平台上有效協作,環環相扣,形成了黨建先鋒引領、全民動員參與志願服務、社會各界共建共治的良好局面。

在機動車停放“一難兩亂”問題專項整治工作中,金川區各街道、社區成立“愛我金川”文明勸導志願服務隊118支,由黨員干部、社區工作者帶頭參與,各轄區退休干部、退伍軍人、物業人員以及熱心群眾踴躍參加,群策群力,有效解決了停車難等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去年疫情期間,金川區寶晶裡社區76歲的龍連聚和72歲的周海平主動報名參與志願服務,堅持卡口執勤。疫情結束后,兩人又加入寶晶裡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退役軍人志願隊和“愛我金川”文明勸導志願服務隊伍,每天堅持在小區內巡邏,勸導車輛、撿拾垃圾、清潔環境。

退休職工胡慕霞,是金川區龍崗裡社區“愛我金川”文明勸導志願服務巡邏隊的一員,每天定時定點上街巡邏、參與志願服務成為她退休生活中最有意義的事。

“有時間做志願者、有困難找志願者”“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從自發性到組織化,從小個體到大團體,從小愛到大愛,在文明城市創建、社區治理等工作中,處處活躍著志願者的身影。據統計,目前全區注冊志願者達6.78萬人,服務時長達270.5萬小時。

新時代文明實踐驛站成為群眾“暖心屋”

新年伊始,金川區10余家新時代文明實踐驛站相繼開張運行。

小小驛站裡,便民工具箱、急救箱、熱水器、愛心雨傘等便民工具和紅馬甲、垃圾夾、鏟子等志願服務工具,以及惠民政策等宣傳資料一應俱全。

春節前夕,金陽裡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驛站正式運行。當天,驛站裡人頭攢動。小家電維修台前,一位老大爺拿著收音機咨詢維修﹔義診台前,志願者為居民測量血壓、血糖﹔磨刀磨剪志願服務台最受歡迎,大家有序排起了長隊。

志願者吳義紅說:“我們從小就學習雷鋒精神,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奉獻精神不能忘,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金川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驛站不僅常態化組織便民服務志願活動,提供便民服務設施設備,還是整個社區志願服務的樞紐。大到疫情防控、環境整治志願者招募,小到維修、縫紉等日常小事,新時代文明實踐驛站都能提供暢通的服務交流。

用心用情關愛老弱群體

1月14日,在金川區金冶裡社區組織的集體生日宴上,8位耄耋老人在孩子們的歌聲中許願、吃蛋糕,共建單位志願者為老人們送上禮物,參與活動的孩子們也為老人們送上了親手制作的生日賀卡,陽光康護志願服務隊為老人們講解康養知識,開展免費理療服務。

“很久沒有這麼開心地笑過了,感謝社區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87歲的孟憲海老人激動地說。

金冶裡社區60歲以上居民人口達25%,80歲以上高齡老人有205人。為服務好老齡群體,社區常態化開展耄耋老人生日宴等志願服務活動,社區老黨員、熱心老人還自發組建“銀發婆婆”志願服務隊,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志願服務,自助互助,主動照顧高齡、獨居、殘疾老人。

春節前,金川區龍集裡社區巾幗保潔志願服務小分隊來到道德模范李洪啟、金永昌夫婦以及轄區孤寡老人、困難老人家中,幫助他們整理居家環境,打掃衛生。

金永昌夫婦膝下無子,年事漸高、腿腳不便,社區志願者馬玲總是牽挂著老兩口的生活,她說:“我在社區工作有些年了,金叔和阿姨待我像女兒一樣。過節了,我們組織志願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特別開心。”

溫馨、溫暖、溫情。一抹抹“志願紅”,匯聚成一股股暖流,傳遞著文明、溫暖和力量,彰顯著城市大愛。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