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市:折橋樹莓基地智能科技為特色農業賦能

農業科技化、數字化是促進農業豐收、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在臨夏市折橋鎮河州紅樹莓基地,依托智能現代化農業系統培育種植樹莓的創新舉措,為臨夏市特色農業產業提檔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
陽春三月,河州紅樹莓基地智能溫室大棚裡一片綠意盎然,紅鑽、拖拉米、新星等不同品種的樹莓長勢喜人,部分枝頭已經開出了小白花。當地受雇農民正忙著進行除草管護、噴洒葉面肥等工作。
據了解,這個佔地25畝的智能種植溫室,安裝有水肥一體化、溫度(濕度)智能化控制等智慧農業系統。農技人員可以根據實時採集的濕度、土壤等數據,調整種植方式提高樹莓品質。可以說從育苗、培植到開花結果,小小樹莓將在計算機系統的全程監控下生長。
臨夏市農業農村局駐折橋樹莓基地技術員白生菊說:“目前已完成25畝智能種植溫室建設和400畝露天種植,利用智能溫控、智能調濕、水肥一體化滴灌等現代化管理方式。樹莓部分已開花,預計今年五月份第一茬樹莓可成熟。”
有了技術的支撐,“河莓一號”“大庄一號”兩種依托本土生長環境自主研制的新品種也應運而生。據介紹,這兩種樹莓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營養價值極高。在養護過程中,農科人員盡可能使用無公害有機肥,保証植株的生長質量。
臨夏市農業農村局駐折橋樹莓基地技術員 白生菊:今年我們計劃建設樹莓生產加工車間,還有深產品加工生產車間等,將加工樹莓果汁、樹莓果醬、樹莓啤酒等產品。真正做到小樹莓、大產業,用實際行動促進鄉村振興。
智能科技應用不僅有助於推動農業生產提質增效,也促進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在300余畝的大田育苗區,工人們正在搭建觀光採摘大棚代替傳統的小拱棚。待樹莓成熟時,這裡將開放採摘園區供游客體驗採摘樂趣,為延長樹莓產業鏈條打下堅實基礎。隨著不斷發揮科技的“探照燈”作用,折橋鎮河州紅樹莓基地探索規模化種植、標准化生產、產業化開發的現代化農業新路子愈發暢通。(馬萬矯 何雅潔)
來源:臨夏市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甘肅蘭州新增一處高風險區
- 人民網蘭州3月22日電 (王文嘉)3月22日,甘肅省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調整部分地區風險等級的通告(第11號),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規定,經專家組綜合評估研判,省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 一、自即日起,“蘭州新區秦川園區秦川鎮酷派酒店、白銀市景泰縣上沙沃鎮大橋村”調整為低風險區。 二、自即日起,“蘭州市七裡河區秀川街道崔家崖大戶村”調整為高風險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