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奮斗人生的光彩
甘肅省話劇院創作的話劇《八步沙》,以甘肅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的真實事跡為素材,在舞台上展現了奮斗人生的力度與光彩,令人難忘。
八步沙位於甘肅省古浪縣騰格裡沙漠的邊緣。40年前,這裡飽受風沙之苦。劇中的陸沙娃等六個老漢就出現在這一個時段。
話劇《八步沙》以真實地名作為劇名,以“六老漢”治沙的真實事跡為敘述主體,又宕開一筆,將特定外部環境與人物內心世界巧妙地融為一體,為全劇注入濃郁飽滿的戲劇情境和情感,獨具藝術魅力。
全劇情節一波三折,以小見大。舞台上,黑壓壓的沙塵暴鋪天而來時,“六老漢”在嚴酷環境中吃盡苦頭,摸索出“一棵樹,一把草,壓住沙子防風掏”的寶貴經驗。漫無邊際的沙漠終於出現一抹綠色,繼而,一棵又一棵綠樹成活成林,終成一片綠洲,觀眾的心也被藝術的琴弦撥動。
該劇敘事朴實,地理風貌、人物造型和語言行為都是那樣平凡,但就在這平凡之中,六個老漢、許書記、賀老三、劉技術員和當地村民們本真的性情得到了自然流暢的充分體現。他們對家鄉、對土地難以割舍的赤誠情懷,對子孫后代義不容辭的勇敢擔當,都在質朴敘事中一一呈現。
比如,劇中人陸沙娃,以六旬之齡擔任八步沙歷史上第一個護林隊的隊長,領著其他五位老漢,如同當年扛槍上戰場一樣來到大漠扎下根來。他的信念很堅定:“隻要能有好日子奔,咱渾身都是勁!”當同伴被沙子壓昏過去,醒后哭喊著要回家時,他說:“咱自己為了自己的光景,吃點苦受點累算什麼”。這樣的語言朴素直白、充滿力量,讓其他幾位老漢內心服帖。再比如,外號“大炮筒子”的王福生,在巨大的沙塵暴面前有過動搖,但當說到眼下面臨的惡劣生態環境讓子孫后代怎麼活下去時,他說:“我也舍不下那些樹苗苗”。
還有兩位不可或缺的人物:許書記和劉大志。許書記是基層黨組織負責人,他的人物身份、外表、語言和動作行為與“六老漢”有所不同,但與他們又是那樣貼近。每次許書記的出現,都是一個重大事件或故事轉折的開始:將陸沙娃等“六老漢”組織起來護林的是他﹔解決“六老漢”的住宿問題、建立八步沙林場的是他﹔在“六老漢”情緒低落要喝“散伙酒”時,使他們重新凝聚起來把“散伙酒”喝成“團結酒”“加勁酒”的還是他……這點點滴滴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劉大志這個人物的設計,給“六老漢”注入活力與希望。他代表了科學先進的理念,代表了新人對“六老漢”治沙的傳承與接續。
話劇《八步沙》舞台格調大氣恢弘,無論是昏天黑地、沙進人退的灰暗壓抑,還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迷人浪漫,都過渡得柔和自然。全劇結尾,曾經肆虐的沙漠在一點點縮小,萬木蔥蘢的綠洲在一片片擴大,樹木和綠色已不是孤立的名詞,他們從當年八步沙人心中遙遠的夢,變成了眼前令人歡欣鼓舞的現實。花香鳥叫,人們在樹蔭下徘徊留戀……舞台上,老漢們的身后,是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治沙人,更多年輕人參與種樹、造林、護林。這是一項事業的傳承接力,更是一種精神的薪火相傳。
話劇《八步沙》為觀眾展現了一段已經過去卻依然連接著當下與將來的歷史,塑造了鮮明可信的人物群像,讓我們再次體會到,一部優秀的藝術作品一定會綻放精神的光彩。
《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06日 第 0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