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文化·旅游

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

向世界講好中國港口故事

方彭依夢
2022年11月15日09: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向世界講好中國港口故事(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

 在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梅山灣新城,兩座造型獨特的建筑聯成一體,遠遠望去,像兩隻伏在海灘上的大海螺。這便是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

“海絲名城”寧波,自古以“港通天下”聞名於世,擁有豐富的水下文化遺產和歷史文物。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歷時3年建成,於2014年10月開館,是中國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港口專題博物館,館藏文物1.5萬余件,其中國家三級以上文物1000余件。

回溯港口千年變遷

在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外側,一台宛若藍色巨人的機械裝置吸引了不少人駐足。

“這是世界第一台岸邊集裝箱起重機,重約500噸,高40米,軌距寬10.5米,裝卸臂展開長約54米,由美國佩斯高公司於1958年生產。”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陳列展覽(社會教育)部主任劉玉婷介紹,這台設備是人類運輸史和中國港口體制改革的重要實物見証,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

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由中國港口歷史館、現代港口知識館、港口科學探索館、“數字海洋”體驗館、北侖史跡陳列館、“水下考古在中國”6部分組成,總建筑面積4萬余平方米,展廳面積1萬余平方米。中國港口歷史館設有“港通天下”基本陳列,按照遠古、古代、近代和現當代4個歷史階段,展現中國港口的發展變化。

走進展廳,一處原始港點復原場景中,陳列著一件獨木舟模型。據劉玉婷介紹,這是河姆渡文化迄今發現的唯一木質獨木舟模型。

“新石器時代,先民們臨水而居,開展捕魚等生產活動,航行工具停泊的地點——原始港點應運而生。由於此時的航行工具主要承擔交通的功能而非運輸,因此我們稱其停靠點為原始港點而非港口。”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副館長畢顯忠說。

商周以來,戰爭頻繁,水運因其便利快捷,成為軍事運輸的首選,這一時期眾多出土文物上都有與水戰或航運相關的紋飾。廣西北部灣地區出土的戰國船紋青銅缶是館內的明星文物。這是一件青銅禮器,帶蓋,鼓腹,圈足,器形碩大,肩部飾有兩獸面鋪首銜環。器身紋飾繁復,最具價值的是腹部中間的4組羽人競渡紋。4組紋飾中均有一艘體形修長的船,每艘船上至少有5名頭戴羽毛的羽人,反映了古越人的鳥神崇拜。

“這些羽人有的手拿短兵器,有的手拿旌旗,有的反手抓俘虜的頭發,每個人都顯得精神亢奮。”畢顯忠介紹,這可能表現了一場海戰后凱旋的場景,或是戰爭勝利后祭祀神靈的場景。

“從這件文物的紋飾圖像,還能看出越人出色的造船能力。紋飾中的船兩頭上翹,由縱向和橫向構件組合而成,橫線可能代表肋骨或艙壁,或二者兼而有之。史書記載水密艙出現在東晉左右,這件戰國銅器上雕刻的船紋看似具有艙壁結構,為研究水密艙的使用時間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畢顯忠說。

戰國時期,位於姚江之濱的句章(今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是中國東部重要的內河港和古越國的通海門戶,在這裡建起了寧波最早的城邑。

宋元時期,造船、航運和定泊技術均顯著提升,海港河港全面興盛。寧波明州港與廣州港、泉州港並稱三大對外航海貿易港。寧波出土的北宋越窯青釉荷花紋瓷粉盒等文物,見証了航海貿易的繁華。

明清時期,中國港口分布星羅棋布,內河港口數量眾多,以市鎮經濟為依托的完善的古代港口已經形成。展廳裡,一座明代鄭和木雕像引人注目。鄭和頭戴官帽,身著官服,中系腰帶,腳蹬朝靴,仿佛站在船頭,衣襟隨海風飄動,栩栩如生。“鄭和下西洋將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推到了最高峰。”劉玉婷說,“目前國內博物館收藏的鄭和像以坐姿居多,很少看到這樣年輕力壯的鄭和形象。”

在“近代港口”部分,觀眾可以通過豐富的史料了解這一時期東西方文明在港口地區產生的激烈碰撞與交融。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港口發展掀開了繁榮的新篇章。改革開放以來,一批沿江、沿海港口得到跨越式發展。積極發展港口主樞紐、建設專業化深水泊位是這一時期港口建設的主要特點。“如今,港口不僅是運輸通道,還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劉玉婷說。

“從句章到三江口,再到如今吞吐量世界第一的沿海港,寧波港的演變歷程正是濃縮版的中國港口發展史。”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館長馮毅說,這也正是中國港口博物館選址在寧波的背景和意義。

展現水下考古成果

在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有一個獨具特色的專題陳列“水下考古在中國”,集中展示了中國水下考古2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和主要成果。

展廳中央,幾名戴著潛水鏡、背著氧氣瓶的“水下考古隊員”正在“大海”深處打撈文物,帶領觀眾開啟一段奇妙的水下考古之旅。

展廳右側展櫃內陳列著自攜式呼吸器、旁測聲吶系統、水下攝像機、水下喇叭、浮力起吊設備、水下繪圖工具等水下考古裝備。“這台互動設備名叫‘尋找寶船’,戴上VR頭盔,操控搖杆,就可以體驗水下考古的真實感受。”劉玉婷說。

來到展廳左側,一面玻璃背后是沉船科技保護修復區,這裡陳列著寧波和義路出土的南宋古船遺存。2003年,在寧波和義路濱江建設工程搶救性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一艘南宋時期的尖底海船。經過長達3年的保護修復,這艘古船重現原貌。專家研究認為,此船是航行於內港和近海的小型交通運輸船,它的發現有力佐証了寧波是中國古代對外交通貿易和造船業的中心之一。

沉船科技保護修復區裡,還有正在進行保護修復的“小白礁Ⅰ號”清代沉船船體構件。2008年,在寧波漁山列島海域發現了“小白礁Ⅰ號”沉船遺址,2012年和2014年分別進行了船載文物與船體發掘。沉船出水文物1000余件,以嘉慶、道光年間青花瓷器為多,還有石材、印章、錫器、紫砂壺、西班牙銀幣和中國、日本、越南的銅錢等,從中可以了解當時海上商貿的情況。展廳裡陳列著沉船出水的清代青花菊瓣紋“福”款盤、清代五彩罐等文物,並展示了“小白礁Ⅰ號”復原模型。研究發現,船體所用木材主要產自東南亞地區,造船工藝體現了中西合璧的特征。

“沉船保護修復是一項投入巨大、工藝復雜、科技含量很高且耗時很長的工作,主要程序包括脫鹽保護、脫水處理、填充加固、干燥定型、復原研究、安裝復原等。”劉玉婷說,沉船科技保護修復區的設置讓觀眾能夠直觀地了解古船保護修復的過程。

打造“參與式”博物館

如何拉近博物館與觀眾的距離?一直以來,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把建設“參與式”博物館作為辦館理念。

在現代港口知識館,觀眾可以通過散貨裝船和卸船碼頭全景式模型沙盤了解港口貨運知識,可以登上“泰坦尼克號”觀看客運碼頭作業短片,還可以在互動游戲中體驗拖輪協助大船靠、離碼頭作業的過程。“參與式的體驗讓科普不再枯燥,小朋友很喜歡這種形式。”帶孩子來參觀的吳女士說。

港口科學探索館更是以互動體驗為亮點。在穿越時空展區,觀眾可以回望過去的“海上茶路”,感受現代的智能化港口,展望未來的無水港﹔在穿越自我展區,可以體驗港口相關的各種職業角色﹔在穿越快樂展區,小朋友們親自動手控制儀器,體會海浪發電與直升機降落海上平台的樂趣。

近年來,圍繞“港口”這一特色IP,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打造了“港博講壇”“我與港博同成長”“萬物啟蒙研學營”“流動博物館”“探古尋幽”五大科普品牌矩陣。“港博講壇”立足於地域文化和“海絲”文化,為公眾提供了解歷史文化的平台﹔“我與港博同成長”系列活動讓青少年在動手實踐中增長知識﹔“萬物啟蒙研學營”為中小學生定制有趣的研學課程﹔“流動博物館”“探古尋幽”等活動將博物館文化送進校園。

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還開展跨界合作,推出“港口與民謠”“港口與詩歌”“港口與影像”“港口與雕塑”等文化藝術活動。同時,積極利用互聯網平台傳播文化,虛擬觀展、線上講座、線上導覽等深受觀眾喜愛,“青年現場:聆聽絲路之音”分享會吸引了88萬人通過網絡直播收看。

今年3月,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今年8月,被交通運輸部、科學技術部命名為國家交通運輸科普基地。

“博物館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著力挖掘港口的歷史文化內涵,為今人提供文化滋養和思想啟迪。”馮毅說,“港博的展陳是動態更新的,要體現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和中國港口發展現狀。未來還要做更多創新和拓展,讓博物館真正走進公眾心中,向世界講好中國港口故事。”

(責編:焦隆、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