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本網專稿

國網甘肅電科院:大數據助力環境污染治理和“零碳”鄉村建設

2022年01月07日16:30 |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蘭州1月7日電 (高翔)“貴單位撰寫的兩份報告,為我所開展相關領域的政策研究、動態分析提供了可借鑒的參考價值。期望后續能建立常態溝通協同機制,在更多的領域、行業中數據共享,不斷提升電力數據價值。”

2021年11月16日,國網甘肅電科院收到由甘肅省科技情報所出具的研究報告採納應用証明。証明中提到的兩份報告分別是《基於電力數據的重點企業污染防治專題檢測分析報告》和《基於電力數據甘肅省產業發展態勢分析》,兩份報告均是依托國網甘肅電科院搭建的智慧環保用電監測平台精准分析電力數據后所完成的。

據介紹,智慧環保用電監測平台是利用國網電力大數據和環保大數據,對沿黃河流域重點排污企業及散亂企業進行用電信息及環保監測分析,能深入分析污染源、環保設施、污染物集中處理設施用電數據與排污情況的關聯性,形成包含排污企業生產、經營、能耗、排污等多維標簽的綜合數字畫像,為環保部門識別高風險排污企業提供新路徑。

“智慧用電檢測平台能夠輔助生態環境部門通過對不同行業污染源的生產用電數據監測,對污染源生產狀況、用電活躍度等進行分析評估。”國網甘肅電科院化學環保技術研究所黨支部書記、該項目的負責人陳宏剛介紹,國網甘肅電科院針對具體的企業環境污染問題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從而達到降低企業環保風險、提高污染物處理效率,達到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的。結合甘肅生態環境廳的需求,該平台目前已接入監控黃河甘肅流域的80余家污水處理廠,並將逐步實現對甘肅省內黃河流域所有重點排污企業的監控。

除了利用智慧環保助力環境污染治理外,國網甘肅電科院黨還在維護電網安全、“零碳”鄉村建設等方面主動發力,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實落地。

2022年1月4日,在甘肅省定西市馬鈴薯研究所的日光溫室大棚裡,當地農民正在採挖新一季的洋芋。“以前種洋芋周期長、虫害多,種出來也賣不了多少錢。自從國網甘肅電科院的技術人員給我們裝上這套系統后,我們的洋芋長得快、長得好,一個鵪鶉蛋大小的洋芋出口能賣1塊錢。溫室裡LED補光、溫濕度控制、水肥灌溉、物理殺虫都是自動的,我在手機上就能看到運行信息,也能在手機上操作開關,太方便了。”農民企業家李進福每每說起這個系統總是贊不絕口。

李進福是甘肅省定西市馬鈴薯研究所董事長,他提到的這個系統是國網甘肅電科院開發的零碳鄉村區域微能網管理雲平台。

“這兩年甘肅分布式光伏發展得很快,如何解決其就地消納問題成了甘肅大規模發展分布式光伏的瓶頸所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抽掉了10余名優秀黨員,以定西香泉鎮為示范點打造智慧農業示范基地,並接入智慧管理雲平台,不僅解決了光伏的就地消納問題,也提升了農業產業園管理和運維水平,幫助當地農民增產增收。”國網甘肅電科院電力系統研究所黨支部書記、項目研發人員楊勇說。據悉,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國網甘肅電科院積極推進農業電氣化理念,與定西市馬鈴薯研究所達成合作協議,聯合中國農業大學等高端院校共同建成定西香泉馬鈴薯零碳生態村落示范基地。目前,該基地已培育了893千瓦新型智慧農業負荷,為當地農民提供了200多個就業崗位。

在滿足農業負荷的同時,國網甘肅電科院還將多余的光伏電量採用加熱沼氣池的方式進行儲能,沼氣的產量增加了10倍,產生的沼氣直接用於農村生產生活,而制造沼氣產生的廢液廢渣用於制作農作物營養液,實現了農業生產與農村生活廢棄物的綠色循環利用。

據了解,智慧農業技術不僅應用於洋芋種植,在甘肅隴南地區的花椒等農產品的烘干儲藏、甘肅臨夏地區的農牧業養殖技術中也頗受歡迎。“腦中裝著技術,心裡裝著群眾,這是我們工作的初心和使命。發揮技術優勢,盡可能做一些惠企利民的事是我們最幸福的事。”楊勇說。

(責編:焦隆、杜昱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