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壯大優勢產業為經濟發展賦能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嚴存義 劉健
2023年01月16日08:33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過去5年,甘肅省著力盤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質量、增強能量、做大總量,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連跨八千億元、九千億元和萬億元台階,全省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厚植了富民興隴強勁動能。

站在新的起點,甘肅該如何放大優勢、拓存創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省兩會上,這一話題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

放大能源資源優勢,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當前,甘肅省生態屏障、能源基地、戰略通道、開放樞紐的功能定位空前凸顯,資源稟賦、科教人才、工業基礎、地理區位的組合優勢加快釋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內生動力、環境氛圍不斷蓄積升溫。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聚力實體經濟振興,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並從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放大能源資源優勢、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等方面作出了具體部署,這為加快優勢產業發展找准了發力方向和著力重點,對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省人大代表、慶陽市委書記黃澤元表示。

黃澤元說,慶陽既是革命老區,也是資源富集地區,在經濟轉型升級的特殊窗口期,慶陽將搶抓戰略機遇,全力加快隴東綜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持續推動石油煤炭擴能上產,大力發展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和煤化工,培育打造能源化工千億級產業鏈﹔堅持以“東數西算”國家一體化算力網絡節點城市建設為牽引,加大頭部企業招商引資落地力度,打造數字經濟千億級產業鏈,實現信息化時代的彎道超車。

作為全省新能源的“鏈主”企業,甘肅電投集團在甘肅省打造全國重要清潔能源基地進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022年,甘肅電投集團工業總產值、營業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同比增長28.7%、26.68%和153.3%,營收和工業產值首次雙雙突破百億元大關,取得歷史性突破。

“甘肅電投集團將全面貫徹國家‘雙碳’戰略,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沙漠戈壁荒漠風光大基地建設,推進配套調峰火電、抽水蓄能、儲能、國家煤炭儲備基地建設,推進傳統火電‘三化’改造和‘三改’聯動,充分發揮清潔能源基地建設主力軍和能源安全供應穩定器作用。”省政協委員、甘肅電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蒲培文表示。

形成新的產業生態,塑造新的競爭優勢

動力轉換是現階段經濟增長的重要趨勢性特征,推進產業轉型則是實現動力轉換的關鍵引擎。對甘肅來講,今后要深入開展產業賦能行動,既要守住特色產業的基本盤,更要重視通過轉型升級、迭代更新,形成新的產業生態,塑造新的競爭優勢。

“政府工作報告客觀分析甘肅發展組合優勢,准確把握甘肅發展條件,讓我們信心倍增、干勁十足。”省人大代表、張掖市委書記盧小亨表示,張掖有著“國家西部重要生態屏障、國家級農作物種子制種基地、能源基地、重要農產品生產基地、旅游目的地、戰略通道”和全省“一區一地”的功能定位,壯大優勢產業為經濟發展賦能,就需要把自身發展與全省大局緊密結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盧小亨說,張掖深入落實“支持張掖創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區”和“打造全國玉米制種基地、加工基地、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新建戈壁設施農業6萬畝,打造張掖-武威百萬頭肉牛產業帶,建設河西走廊50萬頭奶牛產業帶”等部署要求,加快建設農業強市。同時,以綜合能源和新材料產業為重點,大力實施“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著力打造2個千萬千瓦級風光新能源基地、1個千萬千瓦級抽水蓄能電站群,建設全省綠氫生產及綜合利用先行示范區、國家級凹凸棒石科技產業園和硅系新材料產業功能區,推動工業經濟突圍增效。

省政協委員、中國電信甘肅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孫岩表示,數字技術是重要的社會資源和生產要素。作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維護安全的國家隊,甘肅電信將以數字化轉型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強科技、強研發、強運營、強支撐、強服務、強保障一體協同推進,為構建全省數字經濟發展大通道提供堅強保障,進一步壯大甘肅優勢產業。

“甘肅電信還將積極接應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慶陽)建設,在綠色數據中心、算力調度平台研發、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推動建立良好合作生態,促進數字產業化運營﹔積極推動5G+工業互聯網平台運營,以平台化能力、場景化應用和屬地化運營,加速加力提升省內大型企業5G工業互聯網滲透率。”孫岩說。

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夯實高質量發展支撐條件

交通運輸是現代化建設的“開路先鋒”,良好的交通基礎設施對甘肅省壯大優勢產業將起到重要的“硬支撐”作用。隨著甘肅省“交通通道”加速向“經濟走廊”轉變,交通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斷放大。

省政協委員、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劉建勛表示,今后5年,交通運輸部門將緊盯《交通強國甘肅方案》《甘肅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加快進行“聯網、補網、強鏈”,實施“四通兩達一鏈”工程,為甘肅省優勢產業資源和布局做好交通基礎支撐。

“我們將大力實施高速公路‘四通’工程,聚焦強縣域,推動縣縣高速直通﹔聚焦強省會和‘一小時核心經濟圈’,推動省會高速環通﹔聚焦區域經濟發展稟賦,實現部分縣域高速互通﹔聚焦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推動‘陸橋走廊’‘西部陸海走廊’‘京藏走廊’三大廊道高速雙通,更好發揮交通對區域要素流動、產業協同和市場鏈接的作用。”劉建勛說,全省交通運輸系統還將深化交通運輸與關聯產業融合發展,持續推進高速公路“開口子”、交旅融合、通道物流、能源建材、交通裝備制造、“服務區+”、智慧交通、鄉村振興等產業建設,力爭到2025年,基本形成路衍經濟產業體系、產業格局和產業生態,支撐交通運輸融合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構建‘東出、西進、南向、北拓’開放格局,打造‘一帶一路’開放樞紐,以高水平開放助推高質量發展,這必將極大地推動敦煌文旅產業和通道經濟的發展。”省人大代表、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書記石琳表示。

近年來,公路、鐵路、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使敦煌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石琳說,敦煌將進一步強化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敦煌S240和新疆S245公路貫通,推動實施敦煌至紅柳河等鐵路建設,加強與全省各支線機場的聯系,進一步發揮“西進”橋頭堡的作用。

“我們將著力盤活區域文旅資源,加大景區景點改造提升,強化文創產品開發,把文旅這一首位產業做大做強。同時,借助區位優勢,優化產業布局、引進龍頭企業,增強工業比重,發展通道物流經濟,進一步推動敦煌高質量發展。”石琳說。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