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特別關注

侗戲活躍山鄉煥生機

2023年03月01日08:51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侗戲活躍山鄉煥生機

這是2月26日在貴州省天柱縣鳳城街道拍攝的侗戲古戲本。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的大山深處,至今仍活躍著10余個侗戲班。戲班成員平時多在田間地頭忙碌,勞動之余會聚在一塊切磋侗戲技藝。逢年過節,侗戲班會為鄉親們送戲下鄉,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受到村民們好評。

天柱侗戲是當地侗族群眾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逐漸發展形成的一種民間藝術表現形式,2019年6月被列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侗戲班在貴州省天柱縣鳳城街道潤鬆村表演侗戲(2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的大山深處,至今仍活躍著10余個侗戲班。戲班成員平時多在田間地頭忙碌,勞動之余會聚在一塊切磋侗戲技藝。逢年過節,侗戲班會為鄉親們送戲下鄉,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受到村民們好評。

天柱侗戲是當地侗族群眾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逐漸發展形成的一種民間藝術表現形式,2019年6月被列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在貴州省天柱縣鳳城街道,侗戲班在下鄉送戲演出途中(2月26日攝)。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的大山深處,至今仍活躍著10余個侗戲班。戲班成員平時多在田間地頭忙碌,勞動之余會聚在一塊切磋侗戲技藝。逢年過節,侗戲班會為鄉親們送戲下鄉,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受到村民們好評。

天柱侗戲是當地侗族群眾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逐漸發展形成的一種民間藝術表現形式,2019年6月被列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侗戲班在貴州省天柱縣鳳城街道潤鬆村的田野裡排練侗戲(2月26日攝)。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的大山深處,至今仍活躍著10余個侗戲班。戲班成員平時多在田間地頭忙碌,勞動之余會聚在一塊切磋侗戲技藝。逢年過節,侗戲班會為鄉親們送戲下鄉,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受到村民們好評。

天柱侗戲是當地侗族群眾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逐漸發展形成的一種民間藝術表現形式,2019年6月被列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侗戲班在貴州省天柱縣鳳城街道潤鬆村的田野裡排練侗戲(2月26日攝)。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的大山深處,至今仍活躍著10余個侗戲班。戲班成員平時多在田間地頭忙碌,勞動之余會聚在一塊切磋侗戲技藝。逢年過節,侗戲班會為鄉親們送戲下鄉,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受到村民們好評。

天柱侗戲是當地侗族群眾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逐漸發展形成的一種民間藝術表現形式,2019年6月被列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責編:周婉婷、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