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人民日報看甘肅>>人民日報看甘肅

甘肅省榆中縣中連川小學校長馬安武堅持探索足球教育

“足”下追夢出大山

本報記者 趙帥杰
2021年07月20日08: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足”下追夢出大山

蘭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決賽中,馬安武(右一)在指導隊員。

本報記者 趙帥杰攝

核心閱讀

甘肅省榆中縣中連川小學校長馬安武的到來,讓這所鄉村學校發生了許多改變:從無到有建起足球隊,帶領孩子們贏下一場場比賽,見識山外的世界……

足球特色融入了學校教育,10年間,在馬校長的堅持下,山裡娃不僅愛上了這項運動,更收獲了快樂和成長。

甘肅省榆中縣中連川小學是一所典型的鄉村寄宿制學校,位於海拔2300多米的黃土坡上,從縣城出發,驅車一路爬坡,單程需一個半小時。全校60名學生,1/3來自單親家庭,近一半是留守兒童,大部分沒出過遠門。用別人的話說,“擱過去,不出意外,念完初中就去打工。”

自從校長馬安武到來,改變接連發生:學生不僅能上蘭州市重點中學,有的還走上職業化道路。家長心裡也高興,“大山裡的娃前途變得光明。”

改變的密碼是足球。從土操場、沒人會踢到奪取省市縣聯賽大滿貫,幫助山區孩子開闊眼界、走出大山,馬安武帶領中連川小學蹚出一條足球特色教育路。

十年堅持,黃土坡上踢出足球隊

“看球、盯住!快速往前,射門!”球在空中連躲數次堵截精准灌入門網,隨即一片歡騰。不久前,第四次挺進蘭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決賽,中連川小學志在奪冠。場上,隊員們一次次奮力拼搶﹔場下,校長兼足球教練馬安武片刻未曾落座,不停指揮隊員、吶喊助威。

若是10年前,這種情況簡直難以想象。

2011年,從事鄉村教師工作近10年的馬安武調入中連川小學擔任副校長,痛心生源不斷流失的他一直思索,如何把課余時間利用起來,既豐富文體生活,又把學生留下,還能在文化課之外開辟一條升學路。酷愛足球的馬安武想起“老本行”。

說干就干。他從體育室找出幾隻落滿灰塵的球,成立興趣小組,動員全校學生參與。沒人會踢,他親自教,缺少裝備和場地,就穿布鞋在一塊籃球場面積大小的土操場上踢。

“嗆!吸一口空氣,滿嘴土。”已進入河南綠茵足球俱樂部的學生楊博淵回憶,那時候踢球塵土飛揚,襪子都能染黃,但也真是開心。

馬安武也沒想到學生們熱情這麼高漲,從此他看視頻、鑽研書、學戰術、打基礎,每天早晨6點10分,雷打不動帶領學生帶球跑圈、繞杆射門,下午放學再分組對抗、苦練技術,一堅持就是10年。

與球技共同提升的還有訓練條件。“榆中縣政府專門為學校建造了一塊綠茵場,球隊總算建起來了。”后來,馬安武多方奔走,球場上五花八門的“隊服”終於整齊,“戰靴”也由布鞋變成舒適合腳、帶有碎釘的足球鞋。

不過,第一次受邀到蘭州市區踢比賽,看著平均身高高出一頭的對手,馬安武心裡依然打鼓,可他沒想到,結果居然大勝。“這場比賽讓我堅信,山裡娃踢球,能行!”馬安武說。

變化顯著,山裡娃收獲自信成長

12歲的李瑞是中連川小學校隊主力,喜愛足球的她一有空閑就去訓練,有時周末也能看到她奔跑的身影。這些,父親李雄和都看在眼裡,可仍沒少添阻力:不是放學提前接她回家,就是反對外出踢比賽。李瑞父親看似矛盾的行為並不奇怪。在山區,踢球是個稀罕事,家長的支持意願普遍不強。

為啥?有的家長長期外出務工,不在孩子身邊,對他們而言,“圖的是吃飽穿暖、健康安全,踢球多危險。”有的把足球當玩具,“低年級還可以踢踢,大了得好好學習。”有的干脆反問:“踢球費那麼大勁,能不影響成績?”

部分老師也不解:“有這精力,不如多放在教學上。”可馬安武瞅准了學生們的踢球潛力,不管別人怎麼說,他堅持帶頭。欣慰的是,阻力和困難面前,學生們也沒有放棄。

馬安武理解這些擔心,可他認為,足球不光是一項趣味運動,和學習不僅不沖突,反而能形成良性互動。

實踐給出証明。近5年,學校接連捧回榆中縣、蘭州市、甘肅省校園足球聯賽冠軍,甚至在全國少兒足球邀請賽上也拿下好名次。球場得意,考場同樣沒讓人失望,過去隻能考個位數的學生成績慢慢達到了及格,基礎好些的甚至門門得優秀。

原因何在?李瑞說:“足球不光鍛煉身體,也釋放壓力,讓學習更有效率。”隊員李晶比賽以前沒出過大山,踢球激發了她的好勝心,“可不能把學習落在后面,隻有努力才能走出去看看。”

變化還在更多地方發生:“足球帶來快樂”“踢球讓我變得堅強”……隊員寇麗娜過去膽小腼腆,可一踢比賽就像換了個人,組織、動員、吶喊……久而久之,球場上的狀態延伸到日常,“我變得越來越自信。”

如今,每逢寒暑假,馬安武都率隊參加比賽,“學生需要通過交流來成長,更重要的是見識山外的世界。”

興趣引導,蹚出足球特色教育路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車行盤山公路,將到未到時,位於山頂的教學樓上8個燙金大字已映入眼帘。走進校園,可以明顯感受到濃厚的“足”文化:走廊中手繪的足球連環畫、帶有“足”字的校風校訓、書法藝術、成語故事等。

“市區小學一屆就有上百名學生,我們全校才幾十名。”蔣丹丹是中連川小學唯一的體育老師,談及足球隊員的選拔培養,她比喻像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即便如此,六年級畢業班仍有一半以上通過足球試訓進入重點中學。”

近年來,學校更是培養出10余名隊員進入足球專業梯隊,26人被選拔至足球特色學校,10人曾前往世界高水平球隊交流深造。怎麼做到的?“從小我們就注重引導興趣熱情,每名學生都可以是球員。”馬安武解釋,教學的目標不是為了拿冠軍,而是探索足球教育,讓孩子們打心眼裡喜歡足球運動。

“我要當足球教練”“我想做職業運動員”……問及夢想,學生們七嘴八舌,許多都與足球有關。馬安武的想法是,必須“兩條腿走路”,既要踢好球,也要學好文化課,缺任何一個都不行。“計劃成立中連川足球俱樂部,解決學生將來的就業問題,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這是馬安武的夢想。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20日 第 11 版)

(責編:焦隆、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