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不斷創新監管機制

蘭州市全力服務市場主體促發展

2023年01月13日08:57 | 來源:蘭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市全力服務市場主體促發展

企業工作人員在市市場監管局政務服務窗口辦理業務。

近年來,蘭州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証照改革、企業開辦、市場監管為核心,完善“証”“照”功能,優化開辦速度,提升監管效能,營造出寬鬆便捷的市場准入新環境,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加速助力。

優化“企業開辦”流程

提升營商服務效能

“早上八點半左右,我把資料提交了,結果不到兩個小時就來短信了,我就趕緊過來看。全程一個窗口,公司印章、營業執照就全給弄齊全了,真是很方便。”1月6日,在蘭州市政務服務大廳蘭州市市場監管局政務服務窗口,金錦河甘肅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經辦人謝金鑫對於企業開辦效率贊不絕口。

“申請人通過一網通辦平台提交后,我們后台會及時受理,主要對企業名稱、經營范圍、投資人信息等事項進行審查,以最快速度完成業務審核。”窗口工作人員徐藝偉告訴記者。

近年來,蘭州市市場監管局把優化企業開辦流程作為提升營商環境的主要推手,實行企業開辦“一窗”辦,整合稅務、市場監管和印章刻制3家單位工作人員組建成一個窗口辦理企業開辦業務,實現市本級營業執照、發票稅控、免費印章“一袋拎取”。同時,在甘肅政務服務網、蘭州市市場監管局微信公眾號開設“蘭州市場監管掌上政務指南”,將企業辦事流程、所需材料及文本模板等以圖文方式向社會發布,方便企業隨看隨用,流水線作業。此外,實行容缺受理“一次辦好”。對其它和部分輔助材料存在欠缺、缺陷或瑕疵的,先進入審查程序辦理,申請人按承諾補齊、補正后,當場核發營業執照及相關通知書,今年已累計容缺受理180件,讓群眾切實體會到容缺受理帶來的“跑一次”便利。

據市市場監管局行政許可科副科長李玘介紹,2022年,市市場監管局通過實施登記注冊零門檻,企業開辦“一窗辦”、標准化服務流水線、容缺受理一次辦好的新措施對1.8萬戶新設企業鬆綁提速,承諾辦結實現縮短57%。

深化“証照改革” 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

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不斷創新服務載體,拓寬經營登記廣度,實施証照登記清單化改革。對359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分級分類清單全覆蓋管理、推行105項市場主體和群眾辦理事項“四辦四清單”管理。實行“証照分離”四扇門改革。建立“四扇門”涉企經營許可清單107項,直接取消審批9項、審批改為備案6項、實行告知承諾15項、優化准入77項。開展經營許可“証前指導”改革。在申請許可前提供現場勘察、業務咨詢指導等服務,幫助企業減少盲目投資損失,提升后續審批辦理效率,改善辦事體驗。

同時,依托蘭州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推動33個部門政務業務與電子証照系統融合對接,整合共享378類電子証照,累計頒發651萬余冊。建立健全應用支撐體系,制作2340枚電子印章,為衛生、建設、文化、教育等30個部門、1121類電子証照累計加蓋電子印章415.3萬余次。推進落實應用場景體系,實現蘭州市電子証照管理系統與省市政務服務、行政審批、工程建設等平台對接,接入事項3437個,調用不動產証、營業執照等電子証照100萬余冊。

積極推行証照登記“零跑動”,實行証照登記“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實現24個事項全程網辦,89個事項“最多跑一次”。開展“減証便民”行動,實施市場主體登記住所申報承諾制、行政許可“容缺受理”,創新推出便民服務“碼上告知”,登記要件壓縮至320件,許可事項壓縮66.18%,材料要件減少52.76%,所有事項承諾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縮減三分之二以上。

強化市場監管 提高市場主體監管水平

“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通過不斷規范雙隨機一公開的監管體制,有序推進信用新型監管機制,推行信用監管領域信用分類,提升智慧監管效能等有效方式,強化市場監管、提高市場主體監管水平。”市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管科三級主任科員豐磊介紹說。

不斷規范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市場監管領域雙隨機監管全覆蓋。各部門統一使用雙隨機監管工作平台,與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互聯網互通。2022年,全市共發布雙隨機抽查任務621個,其中單部門415個,跨部門206個,共抽查4069戶。

有序推進信用新型監管機制,開通在線承諾渠道,鼓勵市場主體進行自主承諾,歸集公示信用承諾21萬余份﹔推出“信用隨手查”客戶端,實現“逢批必查、核實必懲”,實施事前信用核查9300余次。聯合開展事后獎懲,在政府資金支持、行政審批、招投標等6大領域開展聯合獎懲。

同時,積極推行市場監管領域信用分類監管,建立通用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制定5大類25中類81小類風險指標,為37萬戶企業標注風險等級。通過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實現對企業信用風險自動評分、自動分類、風險預警,按照信用風險狀況由低到高將企業分為A、B、C、D四類,按月動態更新。綜合運用分類結果,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相結合,實施差異化監管,實現“對守法者無事不擾,對違法者利劍高懸”。

此外,不斷提升智慧監管效能,將全市237個部門納入“互聯網+監管”系統,實現與省“互聯網+監管”系統數據實時共享,滿足不同部門的個性化抽查需求。運用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推動雙隨機監管向移動端延伸,探索雙隨機移動監管APP,實現“指尖管”“掌上查”。建成集交易、服務、監管、見証、預警、評價等功能於一體的大數據分析系統,建立交易參與度、交易競爭度、市場集中度、市場開放度等79類數據分析指標,推動單一信息向跨部門、跨行業數據集轉化,實現公共資源交易“一屏統覽”“一鍵通管”。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鄭麗君 文/圖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