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裡河區西站街道打造“1334”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據七裡河區委宣傳部消息,為進一步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努力提升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七裡河區西站街道立足街社實際,依托“紅色矩陣”黨建平台,提出了“1334”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以黨建為引領,突出市域善治“一體化”。該街道充分發揮“紅色矩陣”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一體化”優勢,由街道黨工委統籌引領,各級部門、社區黨委、轄區單位黨組織、“兩新”企業黨組織等協調聯動,共享政策、人才、物資、陣地資源,採取“居民群眾有需要、街道社區吹個號、部門單位來報到”的服務方式,共同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真正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格局。
以需求為導向,搭建市域善治“三平台”。該街道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注重行動落實,統籌轄區內各類優勢資源力量搭建“三平台”,建設符合街情、社情,有生命力的“社工委”“公衛委”“愛衛委”,使“三個平台”成為市域治理的“智囊團”和區域發展的“同行者”,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
以問題為靶向,聚力市域善治“三堅持”。該街道堅持建章立制促長效,結合街社實際,健全完善聯席會議、應急快反、聯勤聯動、平安共建、后勤保障等“六個機制”,明確任務內容、明晰責任劃分,保証落實不走樣﹔堅持增強能力促提升,結合崗位實際,開展綜合素質培訓和應急處置演練,有效提升市域善治效能,保証標准不降低﹔堅持長治常改促質效,聚焦短板攻堅,提升平台治理、智慧治理及網格服務能力,持續推進黨建引領下的政府治理與居民自治、社會參與的良性互動。
以滿意為方向,實現市域善治“四目標”。該街道緊緊圍繞市域善治這一核心,全面推行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五治融合”,實現基本服務“接地氣”、智助服務“真便民”、特色服務“出實招”、保障服務“有底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西站”新局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酒額鐵路酒泉至東風段正式開通運營
- 人民網蘭州12月26日電 (黃帆)12月26日,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運輸連接線——酒泉至額濟納鐵路酒泉至東風段建成通車。 據了解,酒泉至額濟納鐵路酒泉至東風段升級改造工程南起酒泉站,北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線路全長241.675公裡,為國鐵Ⅱ級非電化鐵路。…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