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社會·各地

托舉在高等級路網上的“暢通臨夏”

——臨夏州道路交通建設紀實

2023年01月11日15:41 | 來源:民族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托舉在高等級路網上的“暢通臨夏”

這是一張激動人心的時刻表:

2010年12月,總投資25.88億元的臨夏州歷史上第一條高速公路康臨高速公路正式通車﹔2019年5月,總投資95.44億元的臨大高速公路開工建設﹔2021年7月,總投資48.17億元的雙達一級公路建成通車﹔2022年9月29日、2022年10月9日,相隔僅11日,總投資238.67億元的蘭永臨高速公路、總投資153.5億元的永大高速公路項目相繼開工建設……

這是一組令人振奮的數據:

截至目前,全州公路通車裡程近8000公裡,其中高速公路104.6公裡、一級公路74.4公裡、二級公路600.8公裡、三級公路1043.2公裡、四級公路5887.6公裡、等外公路193.8公裡。

高速路網加速織密、高等級公路縱橫交錯、農村公路通村入戶、客貨車輛馳騁千裡……近年來,州委、州政府始終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引擎,認真分析臨夏州交通發展中的短板弱項,鮮明提出“建設四通八達的暢通臨夏”目標,積極爭取實施交通重大項目,以交通大暢通促進經濟社會大發展,創造了一個個交通事業發展的新奇跡、新豐碑,極大縮短了臨夏與外界的時空距離,讓臨夏更快更好融入蘭西城市群、蘭州1小時經濟圈。

路之光——打開山門天地寬

“那時候道路條件差得很,我們走的白土路坑坑窪窪,風一吹,塵土揚起連人影都看不清,遇上下雨天,一腳一個泥坑,家門都出不去……”每當回憶起過去的行路難,東鄉縣高山鄉布楞溝村村民都會很感慨。

布楞溝,東鄉語意為“懸崖邊”,村如其名,山大坡陡,溝壑縱橫。州縣科學謀劃,在對口扶貧幫扶單位中石化集團公司傾力相助下,同年3月,投資2400萬元的20公裡通村水泥路開工,6月該路建成通車,徹底解決了全村群眾的出行難題。

隨著交通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富民產業逐漸興起,布楞溝村迎來華麗轉變。2014年,布楞溝村在偏遠特困村中率先實現脫貧。“河州的牡丹開了花,花香飄到了天下﹔連心路修到了家門口,老百姓舒坦著笑哈。”告別崎嶇山路,走上水泥公路,布楞溝村群眾情不自禁地漫起了“花兒”,盛贊黨和政府脫貧攻堅的好政策。

以前,東鄉縣東塬鄉毛溝村和外界聯系隻能靠村裡一條狹窄的土路。隨著折紅公路的全線開通,解決了整個布楞溝流域6個鄉鎮、20多個村、2萬多名群眾的出行難、發展難問題。“折紅路一開通,每到旅游旺季,我們每天都能接待很多游客。”村民馬忠華高興地說。

十裡聽見農家笑,百裡聞得手抓香。依靠這條致富路、產業路、民生路和東鄉美食的“金字招牌”,毛溝村成了東鄉縣首屈一指的“美食第一村”,現已發展農家樂近80家,年產近4000萬元。

路之困——奮楫爭先追趕超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臨夏曾是全國“三區三州”和全省“兩州一縣”深度貧困地區之一,自然條件嚴酷,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境內高等級公路少、無鐵路、無飛機場,通行能力差,通達率低,對外大循環通后不暢,對內小循環行路艱難,滯后的整體交通猶如一根根繩索牽絆著臨夏前進的腳步,陷入隻有區位沒有優勢的尷尬,1978年以前,臨夏州僅有200多公裡的公路總裡程。

改革開放以來,為改變臨夏貧困落后面貌,歷屆州委州政府一直把發展交通事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創造條件、想方設法,爭取國家和省上投入資金,蹄疾步穩,擼起袖子加油干,交通落后的面貌逐步得到改善。

數字演繹精彩。一組組數據,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唱響了臨夏交通建設的奮進之歌﹔如一行行跋涉的足跡,見証了臨夏交通發展的歷程——

在改革開放春風的沐浴下,到“十三五”末,全州八縣市均實現通二級以上公路﹔臨夏市、臨夏縣、廣河縣、和政縣高速公路聯通﹔全州124個鄉鎮均通了四級及以上瀝青(水泥)路,1116個行政村實現通硬化路、通客車的“兩通”目標,形成以二級公路為主的干線公路網和惠及千村萬戶的農村公路網。

路之網——大道通衢聯八方

蘭合鐵路穿境而過,將徹底結束臨夏州沒有鐵路的歷史,圓各族群眾的“鐵路夢”﹔蘭州至永靖至臨夏、永靖至井坪高速進一步撐起交通“骨架”﹔臨夏市環城北路、永靖縣鹽鍋峽鎮至西河鎮三級公路、和政縣龍泉大橋打通區域“內循環”﹔各縣市自然村組道路、巷道硬化方便群眾出行,打通產業發展最后一公裡……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著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交通落后,你就是落后地區,必須下決心徹底改變交通落后現狀。”州委書記郭鶴立在多個場合、多次會議上要求,全州上下要搶抓千載難逢的政策機遇,多措並舉、迎頭趕上,大力實施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建設大交通,促進大發展,成為全州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群眾的共識。全州上下以“日行千裡亦非難”的勇氣和信心,發起新一輪交通項目建設,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多次到北京、省上匯報銜接,爭取了一批又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先后掀起交通大會戰、交通大建設、交通大提質熱潮,開啟臨夏交通建設“加速度”,建成一個又一個全州人民拍手稱贊的重大交通項目。

開山劈路,踏平崎嶇。目前,總投資229.16億元的蘭合鐵路、總投資95.44億元的臨大高速公路、總投資61.07億元的蘭永一級公路、總投資8.34億元的折紅二級公路、預算投資65.73億元的臨康廣高速公路、總投資48.17億元的雙達一級公路、概算總投資238.67億元的蘭永臨高速公路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開工或建成,臨夏機場前期工作如火如荼,取得突破性進展,臨夏大地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隧道和涵洞,再到高架橋和立交橋,翻開臨夏州交通路網地圖,一個個交通重點項目謀劃快速有效,建設速度令人驚嘆,讓群眾時時刻刻能夠切身感受到臨夏交通“大動脈”的跳動,不僅帶動了臨夏城鄉面貌的美麗蝶變,串聯起城市、鄉村的幸福夢、致富夢,還逐步構建形成立體完善的現代交通體系,將成為甘肅交通路網最密集、最發達的地區。

路之福——闊路通途興產業

全長286公裡的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是州委州政府著眼於文旅首位產業,傾力打造的一條旅游路、產業路和振興路。該通道宛如一條神奇的金絲帶,在山間綿延,將散落在康樂、和政、臨夏、積石山4縣的旅游資源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成為游客爭相奔赴的打卡點,開辟了臨夏州文旅產業發展新天地。

臨夏縣尹集鎮新發村坐落於美麗的太子山腳下,這裡群山起伏、溝壑縱橫、四季有景,風光優美的太子山自然風景區、甲灘自然風景區與神秘的槐樹關河交相輝映,構成新發村獨特的自然景觀。隨著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的建成,該村打開通向外界的便利通道。“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建成后,新發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在不斷壯大集體經濟規模的同時,帶動群眾持續增加收入。”尹集鎮相關負責人江軍說道。

的確,農村公路不僅是關乎經濟發展的大交通,更是關乎群眾幸福生活的大民生。

從一條條泥濘的鄉間土路到沙石路、水泥路、柏油路,從“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再到如今平整寬闊的“四好農村公路”……近年來,臨夏州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推進農村快速發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提升農村公路發展水平,推動更多交通項目向進村入戶傾斜,農村公路由線成網、由窄變寬、由通到暢,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支撐和保障。

走進廣河縣買家巷鎮,隻見一條條嶄新的通村公路將家家戶戶串聯起來。該鎮相關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幾年前,鎮上很多農村路因年久失修、路面較窄、車流量較大、通行能力弱,引得群眾叫苦不迭。隨著一條條通村公路的成功修建,徹底解決了群眾的出行難題,讓大家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

“四好農村路”建設讓曾經困擾著群眾發展的“斷頭路”成了四通八達的“發展路”。自2013年以來,全州共實施各類農村公路建設項目2545項,實現了所有鄉鎮和行政村100%通硬化路和通客車目標,基本形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農村交通運輸網絡,廣大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了交通發展帶來的紅利。

大動脈被打通,內循環加速成網、邁向暢通,一張覆蓋全域的大交通網使臨夏州路網建設日新月異,群眾幸福指數與日俱增。

交通事關地區發展,事關民生,連著發展,連著和諧,更精彩的變化仍在發生。

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確定的推動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和深入實施“四強”行動、州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四通八達的暢通臨夏”等目標舉措,為臨夏州交通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思路指引。“在如此利好的發展環境之下,我們交通運輸部門要搶抓機遇,按照州上提出的‘2023年必將是交通路網大完善之年’,在項目謀劃和建設上下更大功夫,全面打通交通大動脈,暢通交通微循環,實現臨夏州交通運輸發展新格局,充分發揮交通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臨夏州交通局局長楊建軍說。

大道行開闊,長路寫輝煌。如今的臨夏,一個高效便捷、暢通無阻的“三位一體”立體交通網已經搭建起,承東啟西、橫貫南北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交通大格局的形成,鋪就臨夏經濟騰飛、百姓幸福的“快車道”。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