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鄉村產業繪出幸福好光景

冬日暖陽裡,行走在會師大地,煥然一新的村居錯落有致,蜿蜒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達,遍地開花的鄉村產業生機勃發,呈現出一幅村美、業興、民富、人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日前,會寧縣成功入選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
走進會寧縣新添堡鄉河屲村,村民李莉正在自家牛圈裡忙著給牛加草添水。“2021年我家養殖純收入達到10萬元左右,2022年我一共養了20頭牛,預計收入將更可觀。”李莉喜滋滋地盤算著收入、憧憬著未來。
這些年,從生活貧困到養牛致富,李莉一家人依靠鄉村產業找到了脫貧致富密碼。
依托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會寧縣以“小群體、大規模”的農戶家庭規模養殖為依托,通過到戶產業獎補資金的扶持,將肉牛養殖作為富民主導產業來抓,逐步優化肉牛養殖品種,新引進安格斯基礎母牛1.1萬頭,構建起了科學規范的產業發展鏈條,不斷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目前,已通過“外引”“內培”相結合的方式,建成肉牛加工型龍頭企業1家、肉牛養殖企業194家,累計落實到戶產業扶持資金8.46億元。
陳金娥是會寧縣中川鎮一名普通村民。會寧縣祥澤小雜糧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后,陳金娥就在合作社務工,家門口的產業幫助她實現了照顧家庭、干農活、務工掙錢“三不誤”。“能在家門口的廠子裡上班挺好的,既方便照顧家人,一個月還能掙2000多元。” 陳金娥笑盈盈地告訴記者。
成立於2018年的會寧縣祥澤小雜糧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僅通過電商平台將本地特色小雜糧遠銷全國各地,而且還吸納了當地農戶就業,極大地帶動了村民就近就業、致富增收。
目前,會寧縣已建成農民專業合作社1840家、家庭農場1015家,實現農產品電商交易額突破5億元。當下,米糧川上、蘇堡塬間、大溝深處,從“聚點成片”到“以點帶面”,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特色產業為當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農業興則倉廩足,產業盛則百姓富。近年來,會寧縣緊抓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高標准農田建設、高效節水和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機遇,以“牛、羊、菜、果、薯、藥”和小雜糧優勢特色產業為重點,把發展標准化種養產業園和農產品加工產業園作為推動農業產業聚集化發展的關鍵平台,持續推動農業產業向縱深發展,既實現了農民“四季有事做、全年有效益”的美好願景,也推動形成了全縣特色產業漸成體系、日益壯大的良好局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