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2022年專題>>新思路·新氣象

【喜迎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新思路·新氣象”之白銀篇

白銀市:向“新”而行,高質量發展謀新局

董洪亮 付 文 銀 燕 王錦濤 趙帥杰
2022年05月15日09:18 |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小字號

初夏,行走白銀大地,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甘溝驛鎮干部揮汗如雨,加快推進鄉村綠化美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永泰川灌溉引水工程項目部車水馬龍,項目建設快速推進﹔四龍鎮農戶搶抓時機,組織開展春耕生產……

近年來,白銀市以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為統攬,團結帶領全市干部群眾爬坡過坎、滾石上山,著力加強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全市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

盡銳出戰、精准施策,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

靖遠縣北灣鎮富坪村村民王軍娃,每天都要在自家的溫室大棚裡忙碌十幾個小時。“要想好收成,得下苦力氣!”靠種黃瓜,王軍娃每年能掙六七萬元,順利邁向“小康”。

白銀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規模推進脫貧攻堅,37.12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0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5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貧困發生率由27.72%實現清零,歷史性解決了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

精准脫貧不落一人。壓緊壓實黨政、部門、幫扶“三條線”責任,“一戶一策”精准制定幫扶措施,沖刺清零、鞏固提升,“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9%,達到10711元,是2016年的1.41倍。

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把產業培育作為根本之策,總結推廣“脫貧抓產業、產業抓覆蓋、覆蓋抓達標、達標抓效益”的發展模式,培育形成“十一大特色產業”,建成扶貧車間92個,農戶依托產業實現增收6000元以上,每家每戶都有了旱澇保收的增收渠道。其中,靖遠縣三合村被評為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十三五”期間,白銀市實施了全市人民期盼20多年的甘肅中部生態移民扶貧開發供水工程,新增灌溉面積30萬畝,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78萬畝。同時,白銀市全力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立起“4+7+12”橫向組織體系和縱向推進機制。靖遠、會寧被確定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優化結構、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

陽光明媚,位於景泰縣草窩灘鎮的海升現代農業產業基地,一串串小番茄拔節生長。白銀高新區銀東工業園區內,甘肅東方鈦業有限公司正落實生產建設任務,為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努力。

“十三五”初期,結構不優、經濟下滑是白銀面對的最大壓力。面對轉型陣痛,白銀市積極突破長期以來唯工業的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更加注重生態優先、動能培植、固強補弱,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做大一產調結構。以新希望、阿西婭、海升等企業為龍頭,白銀打造農業百億級產業鏈,建成高標准農田113萬畝,有效解決干旱地區群眾靠天吃飯的難題,農業佔三次產業的比重提高了4.7%,農業比重增長全省領先。

提升二產延鏈條。白銀大力培育和發展循環化工、新材料等優勢產業集群,走出了一條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的新路子。光化、煤制氣、生物醫藥以及碳纖維、鋁合金新材料等產業快速迭代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佔規上工業比重從6.2%提高到18.9%。

豐富三產育動能。白銀推廣“智慧+”商業消費新模式,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業態。引進白銀首家全球化創新創業數字企業中創博利,通過直播帶貨、線上銷售,實現營業額16.97億元,創稅2.75億元,成為引領數字經濟發展的典范。

防治污染、修復生態,城鄉面貌變化引人矚目

近年來,白銀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打出防治污染、修復生態、集約資源、發展產業的組合拳,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加優美。

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白銀以黃河上游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創新試驗區建設為契機,編制完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構建以市級規劃為統領、縣區方案為基礎、專項規劃為支撐的“1+5+N”規劃體系,拉開了新時代“黃河大合唱”的序幕。

積極推進水生態環境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白銀實施黃河干流白銀段、祖厲河會寧城區段等12項綜合治理工程,疏浚河道132公裡,累計治理水土流失7522平方公裡,黃河白銀段水質持續保持Ⅱ類標准,把牢了泥沙進入黃河的“總閘門”。

堅持以綠擠臟、以綠擠亂、以綠擠荒,白銀強力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持續構建大生態片區,累計完成綠化20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3.62%。同時,全力消除土壤污染存量,大手筆推進東大溝、白銀城區東段、稀土公司尾礦庫、金溝河生態綜合治理,減排各類重金屬4.4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用情用力、解決難題,群眾幸福指數持續提升

金嶺公園環境良好舒適、北京路路面寬闊平坦;聽著孩子講學校裡的趣事兒,市民李寶軍笑得合不攏嘴……白銀市委市政府從群眾最急盼、感受最深刻的道路、上學、衛生、公園、空氣、生態、供暖和城市形象入手,用心、用情、用力辦實事、解難題,讓群眾真切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

圍繞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養之城目標,白銀高標准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大力開展城市“八亂”治理等專項行動,有效改善了城市基礎條件,促進了市民文明素質的涵養和提升。

科學規劃教育布局,白銀實施“薄改與能力提升項目”和“兩類學校”建設,累計新建各級各類學校50所、改建1057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4.95%、99.86%、95.78%。

組建運行市醫療集團,白銀定點醫療機構和村衛生室全部實現“一站式”結算,2家醫院通過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白銀市中心醫院開工建設,市第三人民醫院、景泰縣中醫院、平川區中醫院已建成投用。

近年來,白銀市持續推進棚戶區、老舊小區和“三供一業”改造,投資12億元改造老舊小區406個,投資60億元完成棚戶區改造430萬平方米,投資14億元完成市區27個片區“三供一業”改造,惠及人口近10萬戶。

創新舉措、完善體系,向著宏偉目標篤定奮進

近年來,白銀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創新舉措、完善體系,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積極探索具有白銀特色的社會治理現代化之路。

疫情防控堅決果斷。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採取雲平台調度、網格化管理,奮力奪取疫情防控的決定性勝利。注重統籌兼顧,推動各項事業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中平穩有序運行。

基層治理創新完善。加速整合各部門、各行業、各領域社會治理資源,規劃建設便民服務、應急數據指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三個中心”,構建起集智慧管理、快速反應、共同參與於一體的社會治理網絡。

社會大局持續穩定。深化平安白銀建設,扎實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刑事、治安案件發案率連續5年下降,群眾滿意度連年上升。加快新型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常態化開展平戰結合式應急演練,全力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形勢總體平穩。防震減災工作連續8年在省級考核中名列前茅。

步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白銀市委創新思路舉措,將以構建“一區三大”為抓手,加快形成“一圈一帶三線多極”的動力格局,推動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大關,實現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統籌做好“河的治理、水的涵養、綠的底色”三篇文章﹔大力實施“特色產業倍增、鄉村建設示范、鄉村共享賦能、鄉風文明培育”四大行動﹔全面落實“五治融合”要求……

當下,白銀市委正帶領全市上下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創業奉獻”的白銀精神,向著建設實力、綠色、富裕、活力、幸福、平安“六個新白銀”的宏偉目標篤定奮進。

相關新聞:

蘭州市:先發力帶好頭,實現高質量發展

專訪蘭州市委常委、蘭州新區黨工委書記楊建忠

蘭州新區:勇立潮頭擔使命,砥礪奮進開新局

張掖市:新作為彰顯新氣象,新舉措推動新發展

專訪張掖市委書記盧小亨

定西市:以奮進之姿譜寫高質量發展華章

專訪定西市委書記戴超

臨夏州:干在實處謀新篇

慶陽市:奮楫篤行繪“豐景”

專訪慶陽市委書記黃澤元

金昌市:跑出轉型“加速度” 奏響發展“最強音”

專訪金昌市委書記王鈞

天水市:唱響新時代奮斗者之歌

專訪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國先

隴南市:勇擔新使命 闊步新征程

專訪隴南市委書記張柯兵

甘南州:爭做高質量發展的答卷人

專訪甘南州委副書記、州長楊武

專訪嘉峪關市委書記雷思維

嘉峪關市: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建設西部明星城

酒泉市:心懷“國之大者”,主動擔當作為

武威市:實干為民謀發展,綠色“雙贏”譜新篇

平涼市:砥礪前行譜新篇,融合發展走新路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