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2022年專題>>新思路·新氣象

【喜迎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新思路·新氣象”之武威篇

武威市:實干為民謀發展,綠色“雙贏”譜新篇

董洪亮 付 文 銀 燕 王錦濤 趙帥杰
2022年05月16日08:56 |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小字號

2021年11月,中國共產黨武威市第五次黨代會召開,會議確定了未來五年武威市發展的宏偉藍圖——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建設經濟強市、生態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態美、產業優、文化興、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武威,努力構筑河西走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橋頭堡……

新時代,新征程,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武威市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全市人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深入思考和深刻實踐中探索破題之道。建設產業更優、發展強勁,綠色低碳、生態文明,文化繁榮、社會文明,城鄉融合、美麗宜居,治理高效、平安和諧,人民幸福、共同富裕“六個新武威”的奮斗目標,為武威市在新征程上實現高質量發展明確了方向。

全鏈條發展激蕩新動能

產業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延鏈補鏈強鏈則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題中之義。今年1月,武威市制定印發《武威市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對實施“鏈長制”作出具體安排部署,確定重點產業鏈及“鏈長”,提出了重點推進的特色農產品及食品加工、奶產業、新能源及裝備制造、文化旅游、信息產業、特色醫藥、生態環保7條重點產業鏈。

對產業鏈比較完整的特色農產品及食品加工、奶產業,著力在產業鏈企業擴群提質上做文章,做大總量,增強韌性,提高鏈式發展水平﹔對發展基礎較好的文化旅游、特色醫藥、生態環保等產業,著力在培育關聯產業上做文章,持續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發展競爭力﹔對新能源及裝備制造、信息產業等新興產業,著力在打基礎、補鏈條上做文章,推動鏈式發展。

《工作方案》的印發,猶如一把鑰匙,開啟了產業鏈向更高質量發展的大門。武威市上下將“鏈長制”作為加快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全面推進實施,串珠成鏈、接鏈搭橋,著力在龍頭企業引進和培育上狠下功夫,加速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鏈,為武威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新動能,全力推動全市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再上新台階。

古浪縣搶抓伊利集團落戶武威需要大量優質奶源建產業鏈的有利契機,通過招商引資引進9家奶牛養殖企業,投資22億元建設了6萬頭生態奶牛產業園。今年,古浪著力構建品種引進、繁育改良、產品銷售、飼草種植為一體的奶產業集群,全力打造河西走廊黃金奶源基地。

項目建設點燃“新引擎”

今年2月7日,武威召開全市高質量發展產業鏈鏈長誓師暨重大項目建設啟動大會,高擎大抓產業、大抓項目的鮮明旗幟。全市上下迅速掀起產業鏈培育和項目建設的熱潮。

重大項目建設既關乎當前,又關乎長遠,是帶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今年,武威市共謀劃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248項,涉及現代農業、生態工業、文化旅游、生態環保、商貿物流、社會民生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總投資達138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69億元﹔一季度集中開復工億元以上項目116項,總投資85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90億元。

這些項目既是今年擴投資、穩增長的有力抓手,也是落實武威市第五次黨代會總體部署和“十四五”規劃任務的重要舉措。

今年一季度,武威市總投資132.73億元的22項重點文旅項目開復工17項,武威雷台景區文化旅游綜合體項目、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項目加快推進,涼州會盟紀念地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

4月初,在武威雷台景區文化旅游綜合體項目建設現場,經過3年多時間的緊張施工,備受期待的武威雷台景區文化旅游綜合體已初露崢嶸,氣勢恢宏的景觀和景點,進入開園倒計時,靜待游客到來。武威雷台是舉世聞名的稀世珍寶、中國旅游標志“銅奔馬”的出土地,是絲綢之路上的精品旅游景區。

涼州則扎實開展優勢產業鏈培育行動,建立重點工業“鏈長制”,培育伊利乳業、甘肅達利、重通成飛、紅太陽酒業等“鏈主”企業,配套建設打造百億級奶產業鏈、綠色食品產業鏈以及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等產業集群、產業聯盟和產業基地,努力使工業產業集約化、規模化、信息化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實干為民滋養“原動力”

去年以來,武威市通過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六個注重”“六個結合”,既立足當前、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又著眼長遠、完善體制機制,廣大黨員干部宗旨意識更加牢固,服務群眾更加自覺。

武威市印發《關於開展信訪“包案督辦化積案”專項行動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通知》,在全省率先開展信訪“包案督辦化積案”專項行動,梳理中央、省級信訪聯席會議交辦的信訪積案59件,明確市級領導包案督辦,解決一批群眾合理訴求,化解一批矛盾糾紛。

聚焦群眾身邊“急難盼愁”,開展包案督辦化積案、多措並舉促就業、強化監管保食安、提升能力保健康、改善環境促宜居、擴容提質興教育、基層治理保平安“七大專項行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針對基層腐敗和作風問題易發多發現狀,市縣兩級紀委監委優化小微權力運行監管平台建設,完善基礎數據錄入,促進全面公示公開。截至目前,武威扶貧惠農資金監管網累計錄入數據信息5333.1萬條,涉及扶貧惠農資金229.1億元,收繳、主動上繳返還違紀資金768.12萬元。

全市民生領域支出佔到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5%左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解決了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乘車難”“健身難”以及老舊小區改造等突出問題,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賦能鄉村振興“加速度”

當前,正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期,農業產業發展進入轉型升級的窗口期。武威市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打造富有鄉村特色和底蘊的人居環境。大力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這裡的農村正以“加速度”奔跑。

田野,凝聚著豐收的熱望。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發展思路,武威市推動特色富民產業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發展,真正實現產出好質量、創出好牌子、賣出好價錢,發展有底氣。

3月29日,走進民勤縣夾河鎮曙光村村民曾凡師的養殖小區,一座座寬敞整齊的高標准家庭式養殖圈舍整齊排列,一隻隻膘肥體壯的羊兒正沐浴在陽光下,或站或臥,悠閑反芻。“靠著黨的好政策,現在養羊沒有一點后顧之憂。我調引的13隻基礎懷胎湖羊,現在都已產羔,目前大羊小羊加一塊有46隻,收入非常樂觀,發展羊產業我很有信心。”

從養殖到屠宰,再到加工銷售,民勤縣肉羊產業已成為實實在在的富民強縣產業,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奔向致富路。目前,全縣建成規模養羊小區500多個,建設萬隻純種湖羊種羊場1個,打造提升種羊擴繁場7個,發展養羊專業村40個、養羊農戶5萬多戶,萬隻育肥小區60個。2021年,全縣肉羊飼養量約390萬隻,羊肉產量約4.7萬噸。

路在前方,奮進者贏。今后的任務雖然更艱巨,但前景更廣闊。武威全市上下將在新藍圖的指引下,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掀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熱潮,努力交出新時代趕考路上的優異答卷。

相關新聞:

蘭州市:先發力帶好頭,實現高質量發展

專訪蘭州市委常委、蘭州新區黨工委書記楊建忠

蘭州新區:勇立潮頭擔使命,砥礪奮進開新局

張掖市:新作為彰顯新氣象,新舉措推動新發展

專訪張掖市委書記盧小亨

定西市:以奮進之姿譜寫高質量發展華章

專訪定西市委書記戴超

臨夏州:干在實處謀新篇

慶陽市:奮楫篤行繪“豐景”

專訪慶陽市委書記黃澤元

金昌市:跑出轉型“加速度” 奏響發展“最強音”

專訪金昌市委書記王鈞

天水市:唱響新時代奮斗者之歌

專訪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國先

隴南市:勇擔新使命 闊步新征程

專訪隴南市委書記張柯兵

甘南州:爭做高質量發展的答卷人

專訪甘南州委副書記、州長楊武

專訪嘉峪關市委書記雷思維

嘉峪關市: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建設西部明星城

酒泉市:心懷“國之大者”,主動擔當作為

白銀市:向“新”而行,高質量發展謀新局

平涼市:砥礪前行譜新篇,融合發展走新路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